弱冠中原结驷行,朝阳争睹凤皇鸣。
朱弦万古回长夜,彩笔三朝擅大名。
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
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
弱冠中原结驷行,朝阳争睹凤皇鸣。
朱弦万古回长夜,彩笔三朝擅大名。
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
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明代享有盛名的文人王长公,以“再挽”之名,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深切怀念。首句“弱冠中原结驷行”,描绘了王长公年轻时即已显露出非凡才情,游历四方,名声远播。次句“朝阳争睹凤皇鸣”,以凤凰喻指王长公的才华横溢,如同朝阳初升,引得众人瞩目。接着,“朱弦万古回长夜”一句,以古琴的象征,赞美王长公的文章如万古长夜中的明灯,照亮人心。而“彩笔三朝擅大名”则直接点明王长公在三个朝代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后两句“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进一步展现王长公文章的影响力和深远。雪花凌越楚泽,虹色贯穿秦城,形象地说明了王长公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最后,“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表达了对王长公作为文人,不仅才华出众,更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适应时代变迁,迎接新君,同时不忘旧盟,保持忠诚与节操的赞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王长公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展现了其在明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大明曈曈天地分,六龙负日升天门。
凤凰飞来衔帝箓,言我万代金皇孙。
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
宸居穆清受天历,建中甲子合上元。
昊穹景命即已至,王事乃可酬乾坤。
升中告成答玄贶,泥金检玉昭鸿恩。
云亭之事略可记,七十二君宁独尊。
小臣欲上封禅表,久而未就归文园。
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
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高山闲巍峨,流水声呜咽。
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
分明古雅声,讽谕成凄切。
皴皵老松根,晃朗骊龙窟。
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金多丑女妍,木朽良工拙。
奸宄欺雷霆,魑魅嫌日月。
蝶迷桃李香,鲋惘江湖阔。
不寐孤灯前,舒卷忘饥渴。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
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
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
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