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高水急吼素秋,雷风动地舟人愁。
东去潮阳沧海接,应看此水作平流。
滩高水急吼素秋,雷风动地舟人愁。
东去潮阳沧海接,应看此水作平流。
这首诗描绘了蓬辣滩的壮丽景象,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首句“滩高水急吼素秋”以“滩高”、“水急”点出地点和环境特点,用“吼素秋”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秋季的咆哮声,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接着,“雷风动地舟人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雷鸣般的风声让行舟之人感到忧虑,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和动态感。最后两句“东去潮阳沧海接,应看此水作平流”,则转而展望未来,想象水流最终汇入大海,成为一片平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变化与和谐的期待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绂此邦非偶尔。
行行白鹿书院来,小舆竹径松阴里。
轻雷急鼓山前闻,飞梁截截水下喷。
有如蛟龙捲沧海,怒气直欲山前吞。
劝客倚栏同把盏,低头千夫眩双眼。
自非建始决金堤,端是晋阳彻三板。
手摩题石苔藓斑,驻看未饱不忍还。
谁能挽之出庐山,一洗尘俗清人间。
晚行丛竹下,群雀忽惊飞。
一笑为回首,拈花上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