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善寺宣和画壁》
《福善寺宣和画壁》全文
元 / 王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宣和崇画古来稀,名笔谁知向此挥。

贝叶写成清梵语,空花飞满古天衣。

咒师持钵䧏龙下,禅子谈经跨虎归。

他日重来持粉墨,近窗临榻得依稀。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福善寺宣和画壁》,描绘了宣和年间崇高的绘画艺术,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中以“宣和崇画古来稀”开篇,点出宣和年间绘画艺术的珍贵与稀有,引出对名笔的赞叹。接着,“名笔谁知向此挥”一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敬仰,同时暗示了绘画作品的神秘与独特。

“贝叶写成清梵语,空花飞满古天衣”两句,运用了佛教元素,将绘画中的内容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展现了作品的宗教意义和艺术魅力。贝叶象征着佛教经典,清梵语则代表了高洁的教义;而空花与古天衣,则是通过自然与服饰的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赋予了作品以超脱世俗的美感。

“咒师持钵䧏龙下,禅子谈经跨虎归”这两句,通过咒师与禅子的形象,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形象,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咒师手持钵盂,似乎在召唤龙降下,禅子则骑着老虎归来,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他日重来持粉墨,近窗临榻得依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欣赏这幅壁画的期待,以及对艺术作品持久魅力的感慨。这里的“持粉墨”既指再次观赏,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尊重与怀念。“近窗临榻得依稀”,则描绘了一种静谧、沉浸于艺术之美的场景,强调了艺术作品对人心灵的触动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宣和年间绘画艺术的赞美,以及对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宗教和生活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艺术与信仰、自然、生活的深刻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艺术作品的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秋草鹡鸰诗送黄箴卿扶兄榇归闽·其一

昔我宰锦田,楚楚见二子。

凤雏出丹穴,藻翰亦相似。

天路安足陵,和鸣合宫徵。

南方有朱明,积石亘千里。

璀然凤凰居,琅玕满庭戺。

今春振羽翼,翙翙远戾止。

云何中离乖,断绝春风里。

一雏陨黄坭,一雏痛彻髓。

喟彼鹡鸰诗,泪下如流水。

(0)

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其二

五岭何崔巍,三水流汤汤。

我公肃明诏,脂车戒舟航。

楼船邃以广,宛若飞龙翔。

鸣钲击鼍鼓,嘈嘈水中央。

组练丽且明,旌旆俨成行。

舳舻亘千里,岂曰江路长。

轻云承庐室,清风翼帆樯。

瞻望邈难及,改辙登高冈。

马上笳吹声,铙歌互相望。

横海不足云,伏波讵能方。

四牡向北驰,行行至故乡。

置酒朱陵台,张乐洞庭傍。

日出照桑梓,灼灼有辉光。

为谢父与兄,简书不可忘。

(0)

阅阎铎斮胫河之作用韵感赋

当年斮胫剧相看,股慄行人阻晓湍。

莫笑行人行不得,不知天步已艰难。

(0)

戊寅新正四日雪中用唐韵一首

粉蝶惊春下短墙,杨花早点鬓边霜。

月明迥彻清虚府,帝泽先沾绿野堂。

秾李骇看初岁艳,枯槎犹借一时妆。

园林是处生春色,愁杀穷荒仗节郎。

(0)

用韵书怀三首·其三

冥搜太苦绎蛛丝,得意酣歌向暮时。

花鸟閒情惟我适,松篁雅操更谁知。

名虚蝴蝶须臾梦,身寄蜉蝣浩漫期。

事变古今堪大笑,悲丝何必泪交颐。

(0)

次韵胡虚白公苏武牧羊图

羝乳何年仗节旄,中原君相久忘劳。

珊钩歌击秋风细,金屋沉酣夜月高。

多病茂陵归驷马,诙谐方朔已绯袍。

中郎老迓归来宠,独把青铜叹鬓毛。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