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
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
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
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
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迟田舍杂诗九首》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对"至人"(道德高尚的人)与世俗认知的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观念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哲思。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诗人质疑那些被世人推崇的"至人"是否真的存在,认为他们的价值可能被世人误判,如同谷物中的秕糠一般微不足道。"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进一步强调世俗眼光往往只关注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诗人以一种略带嘲讽的口吻说,在人们醉心于虚浮之时,他的话语或许还不足以被严肃对待。"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最后两句借黄粱一梦的故事,暗示世事如梦,唯有天命或自然之力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眼前的荣华富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展现了苏辙对于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超然态度。
弹铗归来,更谁叹、有鱼无肉。
念良夜,向阑相对,旧欢难续。
一夕乍寒秋枕梦,十年重剪西窗烛。
算人生,得意待何时,蕉隍鹿。樽有酒,妻堪熟。
书插架,儿能读。傍虚檐翠云低亚,万竿如束。
数点苍山遥入户,半篙春水斜穿屋。
便门前,车马寂无人,从教俗。
孤影长嗟,凭高眺远,落日新亭西北。
幸有山河在眼,风景留人,楚囚何泣。
尽纷争蜗角,算都输、林泉闲适。
淡悠悠、流水行云,任我平生踪迹。
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
梦里封龙旧隐,经卷琴囊,酒樽诗笔。
对中天凉月,且高歌、徘徊今夕。
陇头人、应也相思,万里梅花消息。
扫除六尘迹。点检现前,真个消息。慧光赫。
亲拈出、妙用灵根端的。越声色。
一曲威音非律吕,超今古,琅琅谁听得。
湛然万里云收,晴天阔。月华白。
纵横金田觉海,笑巴歌诌诌,葛藤千尺。泯情识。
空劫外、门掩苍苔闲寂,致虚极。
枕上江山春色好,松花老、香风飘广陌。
此时作个逍遥,一烟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