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暮入飞龙殿,明祀朝歆纯德山。
不为弓刀留汉水,岂应松柏惨愁颜。
翠华映入飘仙洞,紫气浮空拥穆关。
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
衮衣暮入飞龙殿,明祀朝歆纯德山。
不为弓刀留汉水,岂应松柏惨愁颜。
翠华映入飘仙洞,紫气浮空拥穆关。
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
这首明代尹耕的《南巡八首(其五)》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首句“衮衣暮入飞龙殿”以华丽的龙袍形象,展现帝王在傍晚时分进入宫殿的庄重气氛。次句“明祀朝歆纯德山”则暗示了皇帝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对美德的崇尚。
第三句“不为弓刀留汉水”,表达了皇帝的仁慈,意指他不会因战争而滞留,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第四句“岂应松柏惨愁颜”进一步强调,连象征长寿与忠诚的松柏也不应因皇帝的离去而显得凄凉。
第五句“翠华映入飘仙洞”,通过描绘翠色的旌旗映入仙人洞府,渲染出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最后一句“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安慰民众不必过度担忧,皇帝的归来只是时间问题,如同扫除霜露一般,很快就能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南巡的宏大场面,同时传达了皇帝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庐阜老人心古锥,颇学子长多爱奇。
晚生恨不见前辈,一谈往事神先驰。
龙眠人品似摩诘,不比老阎呼画师。
往时袖手阅神骏,三马就毙何由追。
都人一日传万口,后生闻此心怀疑。
诸孙今喜典型在,此事颇从君得之。
吾皇仁圣重贤士,子孙必录初无遗。
但令苛政不如虎,会有善事令天知。
碧油拥被报政急,桁杨卧壁催科迟。
他年父老歌遗爱,为君摩石题苍碑。
我欲蓐收回老火,乞雨天公殊未可。
忍饥但复念壁立,回首谁能看甑堕。
天将夜雨送秋来,可近书檠吾已惰。
耕犁泽泽水涓涓,归买一廛犹不果。
老翁何日在田间,君上青云应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