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冠齐瑟事皆非,疏拙惟甘与世违。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
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
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
越冠齐瑟事皆非,疏拙惟甘与世违。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
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
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自己的高洁品格。"越冠齐瑟事皆非"表达了一种对周围一切都感到不适应、不认同的情感;"疏拙惟甘与世违"则显示出诗人愿意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即使这意味着与社会主流背离。
接着,"客路莺花愁里看"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野菊花而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些情感都深藏于心中。"故山烟雨梦中归"则是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乡愁,尽管是在梦境中才得以回归。
后两句"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反映出诗人面对现实中的困境,虽然内心有所准备但外部环境并不允许其行动自由,同时也指出了社会上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最后两句"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向往,以及希望能有人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去制止世间的混乱;"湘翁祇合制荷衣"中的"湘翁"通常指的是古代隐士,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比作清凉的荷花,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孤傲不群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批判和个人的无奈。
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
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
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
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
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
公私积蓄繁,讵有旱乾棘。
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
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
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
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
冉冉游云护琐闱,胧胧团月映江扉。
停杯已负经年约,倚槛空思万里辉。
花雨广寒真亦假,梦登天柱是邪非。
临风谩有乘槎兴,欲访银河旧织机。
柏为梁,梓为柱,累金作台高几许。
未央宫阙太液波,万宝晴摇夜明树。
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以下皆陈诗。
龙颜喜溢豹文蔚,虞廷赓歌再见之。
君王千载英睿姿,惜哉不逢皋与夔。
董生闭门长孺出,平津阁中贤者谁。
雄才逸发不自制,始略祁连山外地。
东来海上遇安期,西向宫中封五利。
乃知为君难,为臣亦不易。
君王已悔人未知,白首始兴搜粟尉。
柏为梁,金为瓦,治大国,如大厦,一材岂宜轻用舍。
用舍一失害不轻,疮痏呻吟遍天下。
空令中国至今人,但说葡萄与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