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战酣,蟆袭其后,非大嚼盍反相友。
梦好忽同归,一麾何足疑。
蚁战酣,蟆袭其后,非大嚼盍反相友。
梦好忽同归,一麾何足疑。
这首诗以奇特的视角描绘了蚂蚁与青蛙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幽默感。
“蚁战酣”,蚂蚁们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仿佛在争夺地盘或是食物。然而,“蟆袭其后”,一只青蛙突然袭击,让这场蚂蚁的战争瞬间变得复杂起来。这里通过蚂蚁和青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在生存斗争中相互影响。
“非大嚼盍反相友”,这句话意为如果不是为了大口进食,为何不互相成为朋友呢?这句诗巧妙地将动物的本能行为上升到哲学层面,探讨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动物往往因为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竞争的态度,但同时,合作也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存在的。这句话鼓励人们思考,在人类社会中,是否也能借鉴这种自然界的智慧,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
接下来,“梦好忽同归”,似乎暗示着蚂蚁与青蛙在某种意义上达成了某种共识或和谐共处的状态。它们或许在梦中找到了共同的目标,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了相互尊重和理解。这种转变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最后,“一麾何足疑”意味着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信号就足以消除疑虑,促进和谐。这不仅是对蚂蚁与青蛙之间关系的总结,也寓意着在人类社会中,通过简单的行动或沟通,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以蚂蚁与青蛙的故事,探讨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中如何实现和谐共处的主题。它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天上词臣小篆书,方今端合比琼琚。
肯将南极仙人寿,题向东窗隐者居。
玉屑露凝金错落,锦茵春暖绣芙蕖。
缠腰信有扬州鹤,垂钓宁无渭水鱼。
方士曾分烧药火,诸孙亲御看花车。
黄金意气留宾客,白发风神照里闾。
世上虚名皆寄尔,人生此乐复何如。
芝兰香里浑如画,百岁传家庆有馀。
闭门三日雪,竹外转萧然。
夜色侵书幌,春寒压篆烟。
诗题名彦后,酒让老夫先。
一个袁高士,风流五百年。
戚戚复戚戚,白头残兵向人泣。
短衣破绽露两肘,自说行年今七十。
军装费尽无一钱,旧岁官粮犹未得。
朝堂羽书昨日下,帅府然灯点军籍。
大男荷锸北开河,中男买刀南讨贼。
官中法令有程期,笳鼓发行星火急。
阿婆送子妇送夫,行者观之犹叹息。
老身今夕当守城,犹自支更月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