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九》
《减字木兰花·其九》全文
宋 / 沈瀛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不如知止。看尽世间无可喜。心热生风。

王老门前问仲通。六经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寿。

仁道伊何。要处还他静处多。

(0)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沈瀛所作,名《减字木兰花·其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颇有深意。

“不如知止”四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知止"二字,是儒家思想中常见的一词,意味着知道适可而止,不贪婪,不过度。这里显现出诗人对世间纷扰万象保持一种超脱的心境。

"看尽世间无可喜"一句,更深化了这种淡然情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审视与冷静,认为世上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没有什么值得长久留恋的。

接下来的“心热生风”则是对前述淡然态度的一种内在心理描绘。"心热"指的是内心的烦躁与不安,而"生风"则是这种情绪所带来外在的动荡。这一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王老门前问仲通”一句,通过提及具体的人名和场景,使得诗意更加生动。"王老"可能指的是某位德高望重之士,而"问仲通"则可能是对友情或学问的探讨。这句展示了诗人对智慧交流的向往。

“六经如酒”一句,则是一种文化寄托。这里的"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通过将其比作美酒,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享受之情。

紧接着,“一句中人仁者寿”则深化了这种文化内涵。"一句"可能暗示着某种至理名言,而"中人仁者寿"则是说,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份仁道的人,将会得到长久的福祉。

最后,“仁道伊何。要处还他静处多”两句,则是对上述“仁道”的进一步思考和表达。"伊何"是一种疑问之词,意味着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仁道;而"要处还他静处多"则是说,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要找到更多的宁静之所,以修炼这份仁道。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淡然超脱为基调,通过对世间万象的审视与内心情感的挣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修养上的追求。诗中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集内省、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沈瀛
朝代:宋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过永兴

试凭高阁上,頫看乱溪流。

日落孤帆接,天空楚岫幽。

兽形盘石怪,雁影入边愁。

下界谁吹笛,临风一倚楼。

(0)

伯严言古之圣贤人德充而才大则有波澜有云雾诙诡以游于世不为匹夫匹妇沟渎之行其安身立命之处乃因不可得见而知德者亦鲜矣余闻其言而悲之聊因记述并参一解·其二

浊世糟醨那可啜,也因回面向吾徒。

伤心只博群儿笑,诞谩饥寒岂丈夫。

(0)

齐克达坂

后沟林木尽,达坂高层层。

天山此南干,到眼皆崚嶒。

御者急脂秣,惴惴相扳登。

及巅略喘息,下坂尤难胜。

六里更一坂,呼吸天帝甍。

半山偶俯视,下界犹瞢腾。

马行之字曲,直道世所憎。

坂尽出窄峡,骖靷宜不增。

触轮石丑恶,疑有鬼物凭。

修路断碑仆,昏衢閟禅镫。

欹危极烦恼,谁参牛车乘。

官军昔破贼,桑野仍蜎蒸。

奋威夺此隘,氛祲方扫澄。

至今山气静,时来云水僧。

迢迢葛逊驿,涧道迷春冰。

叱驭吾非拟,几时归杖藤。

(0)

咏枣

紫衣传赐出蓬壶,雨露恩光照上都。

一例东封成故事,坐令尊酒变明珠。

(0)

登峨眉·其八

澄碧古潭渺,落木号西崖。

龙子三寸余,头角藏风雷。

海水缩归钵,养此千岁孩。

铁销南极垂,石扇中天开。

琼楼十日出,花发金银台。

玉女千余人,飘飖凌九垓。

云璈辍灵响,贻我镂霞杯。

蹑烟笑相语,汉武非仙才。

(0)

秦中怀古·其八

草檄题诗意若何,百年心事足悲歌。

新书甲乙编南部,奇策纵横画北河。

宣室鬼神原恍惚,梁园宾客竟蹉跎。

何从更觅封侯印,付与温岐哭逝波。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