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归杂兴三首·其一》
《春归杂兴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首青灯滞一乡,不将迟暮照韶光。

经风魏紫埋倾国,破晓离黄殒折杨。

老去功名随梦断,别来云水隔天长。

此生聚散何时了,定计归锄五亩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在乡村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情感。首句“白首青灯滞一乡”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孤独的老年形象,青灯相伴,岁月静好,却又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寂寞。接下来的“不将迟暮照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晚年的光辉无法照亮往日的青春岁月。

“经风魏紫埋倾国,破晓离黄殒折杨”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魏紫、离黄分别指代美丽的花朵,通过风雨摧残、花落枝头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

“老去功名随梦断,别来云水隔天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功名利禄与世事的变幻联系起来,暗示了追求与失落、相聚与离别的深刻哲理。老去之时,曾经的梦想与追求似乎都化为了泡影,而与亲朋好友的分离,更是让心灵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距离。

最后,“此生聚散何时了,定计归锄五亩荒”表达了对生命中聚散离合的无奈与渴望安定的心愿。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余生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无论是耕作五亩荒地,还是寻找内心的平静,都寄托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心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宋末元初文人情怀的生动体现。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偶地居

偶地即吾庐,绝胜树下宿。

不在千万间,安居心自足。

古人三十年,辛勤乃有屋。

我无一日劳,何必较迟速。

燕坐白日间,青山常在目。

明月到床前,更深代明烛。

几有寒山诗,兴来时一读。

十日不出门,满阶春草绿。

(0)

夜坐杂言次韵·其一

老来百念忘,外缘何用屏。

乘月坐更深,和云卧峰顶。

青灯静照壁,白发垂到领。

尚怀分芋人,寒岩甘息影。

(0)

夏夜与钱子贞坐西斋以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之句为韵各赋诗以叙会别之意·其三

无能甘寂寞,息影在山深。

采薇东谷口,汲泉西涧浔。

朝随白云往,夕伴清猿吟。

他时倘相忆,遗我天外音。

(0)

题牛图·其一

牛背稳于舟,牧儿忘百忧。

晚凉过溪去,落日在林头。

(0)

题延月轩·其四

谁言今之人,不见古时月。

古月照今人,千年同一辙。

(0)

题延月轩·其二

明月照双溪,东阳有旧题。

风流千古意,若个子孙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