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五》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五》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古风

皓皓曝秋阳,岩岩瞻泰山。

三才等天地,万化启机关。

圣贤教万世,炳炳此心丹。

见龙时在田,翔凤振羽翰。

千学一无成,仙术秘且难。

何如得斯道,生顺死亦安。

(0)
鉴赏

这首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五)》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皓皓曝秋阳”描绘了秋天阳光照耀的明亮景象,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接着“岩岩瞻泰山”则以巍峨的泰山为喻,象征着崇高与伟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三才等天地,万化启机关”一句,运用了“三才”(天、地、人)的概念,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法则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社会秩序的隐喻。

“圣贤教万世,炳炳此心丹”则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尊崇,认为他们的教导如同丹心般明亮,照亮了后世的道路。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也蕴含了对传承与教育的重视。

“见龙时在田,翔凤振羽翰”引用了《易经》中的典故,将“见龙在田”与“翔凤振羽”相结合,寓意个人成长与成就的过程,从默默无闻到展翅高飞,充满了象征意义。

“千学一无成,仙术秘且难”这一句表达了对知识与修行的复杂性认识,指出即使学习众多,也可能难以达到真正的成就,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秘。

最后,“何如得斯道,生顺死亦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正确道路的渴望,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平和态度。这里的“斯道”既可理解为道德修养之道,也可视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路径,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雪窦

上尽崎岖脚力微,毳袍零碎染烟霏。

妙高峰顶见日出,千丈岩前看雪飞。

寒木著霜山衣锦,清池得月镜交辉。

翩然又作东南去,肯落台温第二机。

(0)

上水心先生三首·其一

文字滔滔江汉东,早从伊洛定宗风。

中兴之后数人物,北斗以南唯此公。

闻道治平犹草奏,向来持论不和戎。

匪伊再入脩门去,只有孤忠与昔同。

(0)

送张明府知黄岗

去作黄岗县,风寒护上流。

近时登要路,皆用试边头。

赤壁应无恙,雪堂还在不。

多将民疾苦,归日奏宸旒。

(0)

送赵守寺丞除郎

专城不两年,千骑促朝天。

星宿明前席,江神护奏篇。

梅开堠亭雪,柳绽御楼烟。

怅望寒汀晚,芦花一钓船。

(0)

春晚

推过诗编把酒斟,挽春佳句让莺吟。

门前却喜无人扫,积得残花一寸深。

(0)

内河·其一

短篷邀我到常州,入郭犹如野渡头。

忽有画桥杨柳岸,柳中依约见青楼。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