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皓曝秋阳,岩岩瞻泰山。
三才等天地,万化启机关。
圣贤教万世,炳炳此心丹。
见龙时在田,翔凤振羽翰。
千学一无成,仙术秘且难。
何如得斯道,生顺死亦安。
皓皓曝秋阳,岩岩瞻泰山。
三才等天地,万化启机关。
圣贤教万世,炳炳此心丹。
见龙时在田,翔凤振羽翰。
千学一无成,仙术秘且难。
何如得斯道,生顺死亦安。
这首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五)》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皓皓曝秋阳”描绘了秋天阳光照耀的明亮景象,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接着“岩岩瞻泰山”则以巍峨的泰山为喻,象征着崇高与伟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三才等天地,万化启机关”一句,运用了“三才”(天、地、人)的概念,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法则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社会秩序的隐喻。
“圣贤教万世,炳炳此心丹”则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尊崇,认为他们的教导如同丹心般明亮,照亮了后世的道路。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也蕴含了对传承与教育的重视。
“见龙时在田,翔凤振羽翰”引用了《易经》中的典故,将“见龙在田”与“翔凤振羽”相结合,寓意个人成长与成就的过程,从默默无闻到展翅高飞,充满了象征意义。
“千学一无成,仙术秘且难”这一句表达了对知识与修行的复杂性认识,指出即使学习众多,也可能难以达到真正的成就,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秘。
最后,“何如得斯道,生顺死亦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正确道路的渴望,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平和态度。这里的“斯道”既可理解为道德修养之道,也可视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路径,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不懈追求。
去作黄岗县,风寒护上流。
近时登要路,皆用试边头。
赤壁应无恙,雪堂还在不。
多将民疾苦,归日奏宸旒。
专城不两年,千骑促朝天。
星宿明前席,江神护奏篇。
梅开堠亭雪,柳绽御楼烟。
怅望寒汀晚,芦花一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