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
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
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
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
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
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
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
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
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
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
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武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风色戒寒候”,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预示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岁事已逶迟”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岁月不待人,年华易逝。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奔波劳碌生活的无奈和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游子在外,思乡之情难以言表,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林间山壑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野草也不再茂盛,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则转向对农事的描写,秋天的丰收景象与之前荒凉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收获的喜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后的欢愉场景,与前文的荒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朴素满足与乐观态度。
然而,诗人却自问:“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表达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疑惑与迷茫,面对漫长的人生道路,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困惑。
接下来的几句“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描述了诗人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生活虽辛苦,但依然坚持前行,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即使面容衰老,即使终日饥饿,也无力改变现状。
最后,“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以征鸿与浮萍为喻,表达了自己如同漂泊不定的浮萍,随波逐流,无法掌握命运,只能发出三次叹息,却不知如何是好,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