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邵武道中》
《邵武道中》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

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

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

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

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

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武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风色戒寒候”,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预示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岁事已逶迟”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岁月不待人,年华易逝。

“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奔波劳碌生活的无奈和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游子在外,思乡之情难以言表,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林间山壑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野草也不再茂盛,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则转向对农事的描写,秋天的丰收景象与之前荒凉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收获的喜悦。

“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后的欢愉场景,与前文的荒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朴素满足与乐观态度。

然而,诗人却自问:“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表达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疑惑与迷茫,面对漫长的人生道路,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困惑。

接下来的几句“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描述了诗人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生活虽辛苦,但依然坚持前行,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即使面容衰老,即使终日饥饿,也无力改变现状。

最后,“征鸿在云天,浮萍在青池。微踪政如此,三叹复何为”以征鸿与浮萍为喻,表达了自己如同漂泊不定的浮萍,随波逐流,无法掌握命运,只能发出三次叹息,却不知如何是好,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古乐府.鸡鸣

鸡鸣嘐嘐兮台怀忧,兄弟表里兮台心求。

黄金门,白玉堂。置酒恺乐,荣华有光。

桃伤李僵,尔如或忘。

(0)

白发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0)

乐处

乐处加功勉处行,事无甘苦必心亨。

絅衣容有文章在,低首时人莫怨争。

(0)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十四

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

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

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

但能求己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

(0)

诗一首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八

湖边小筑喜新成,秋入西山照眼明。

不是厌喧来觅静,四时光景本均平。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