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开篇“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江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的幽远愁绪。这里,“愁心”二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不平与向往,而“千叠山”、“积翠如云烟”的描写,则是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赞美。

接着,诗人通过“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两句,将画中的山水与天气变化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界无尽变化与永恒不变的哲学思考。这里,“远莫知”的疑问和“山依然”的肯定,不仅是视觉美感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生命、宇宙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中还有一段:“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这里,“两崖苍苍”、“百道飞来泉”等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生机,更通过“隐复见”、“奔川”的动态描写,增添了一种生命力和流动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这不仅是对画面的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一次深度探索。

最后,诗人在“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中表达了对于这幅画作的极高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后续的几句则是诗人基于个人经历与情感的一次深刻反思,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怀。它以画作为媒介,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宇宙以及时间永恒的深刻思考,是一首集哲理与艺术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悻怀·其五

兰房专爱碧城倾,细数前尘不负卿。

千古才人愁有例,三生薄幸罪无名。

文星小谪莺花劫,香国长围草木兵。

一物留连豪气尽,天教红粉警多情。

(0)

博青

吴郡招降到钱博;唐碑落款半银青。

(0)

挽彭玉麟联

含玉在息柯返时,始知乞骸归田,谋国老臣心已瘁;

论功从大乱平后,允宜荐馨陈俎,图形薄海气如生。

(0)

挽张之洞联

八表经营,即雅化方州,能使巴蜀媲齐鲁;

卌年陶铸,乃阔疏尺简,有辜洓水识元城。

(0)

挽李鸿章联

能任天下,伊尹庶几,治亦进,乱亦进;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如其仁,如其仁。

(0)

江山县学署堂联

尽力尽心,未能尽职;任劳任怨、不敢任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