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十三首·其九》
《杂咏十三首·其九》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风尘双短鬓,天地一孤舟。

老病三湘道,谁怜杜甫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面。诗人以“风尘双短鬓”开篇,形象地刻画了自己年老体衰、满头白发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沧桑与岁月的无情。紧接着,“天地一孤舟”一句,将个人的孤独感放大至宇宙的广阔背景中,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与无助。

“老病三湘道”,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所处环境。“三湘道”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或许暗含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身体的疲惫与疾病的困扰,也透露出对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句“谁怜杜甫秋”则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秋天的凄凉中寻求共鸣。杜甫是古代文学中的悲秋大师,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苦痛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通过这一句,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也寄托了对知音的理解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老年、疾病和孤独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历史先贤情感上的共鸣。在艺术上,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风蝶令

水绕重栏曲,烟笼翠嶂匀。携来素手意温存。

不道天凡境隔尚相亲。灵鹊填桥急,银河唤渡频。

红闺旧侣漫逡巡。记取五云深处是仙村。

(0)

八声甘州.题林铁尊半樱簃填词图

数词名当代一彊村,余音洗筝琶。

更阿谁占取,暗香疏影,铁拨红牙。

山水响来清远,吟思渺无涯。

画罨樵歌路,和答烟霞。

芳约瀛壖念省,道句留一半,也为樱花。

绚春空琼树,飞梦欲随槎。

黯笺尘、几番风雨,倚茜云、曾见夕阳斜。

双鬟唱、画旗亭壁,珍重笼纱。

(0)

如梦令

已忍前尘如梦。犹说三生情种。

妾是玉梅花,郎是绿毛幺凤。寒重。寒重。

明月一窗谁共。

(0)

减字浣溪沙

雁后霜前百不堪。飘镫何意得深论。

赁庐天与近花庵。

只为移情来海上,便须连句仿城南。

人天慧业好同参。

(0)

台城路.余家栖栅门,临龙溪巷,折西行有稻田数顷。荷塘松径,绿香晚凉,曩与佩琼居士踏月赋诗,凭阑瀹茗处也。航海归来,重寻陈迹,旧愁如梦,触绪纷来。鹤唳虫鸣,祗益苍凉惆怅耳

凉蟾似慰孤眠客,夜阑劝人微步。

沼渌涵烟,桥阴卧水,恰称悲秋情绪。幽蛩暗诉。

话往日清游,细听诗语。

花底双声,啼鹃一曲变凄楚。

频年乡国入梦,见风鬟雾鬓,犹是仙侣。

波涨银河,霜寒珠月,怅望缫车何处。三生也苦。

祝携手琼台,种兰风露。为问黄姑,别愁增几许。

(0)

临江仙.丹徒尹彦孙太守子龙章卒,妇陈氏遗诗一首殉焉。太守出示遗诗,敬题其后

无复同生应共死,人间化石心坚。

灵车那肯驻重泉。遗诗悲绝命,慧业并生天。

为报而翁贤太守,佳儿佳妇堪传。

不愁精卫海难填。旌题褒节烈,祠宇荐兰荃。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