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缘一瀑布,高上层峰端。
兰若冠青壁,松林郁巑岏。
光霞舒丹气,暄风凄微寒。
锡杖有神溜,嘘吸漱潺湲。
衣裳何飞飞,随风上檀栾。
洗药尚未毕,长啸凌天门。
孤生悼已晏,妙志矢无谖。
沮溺虽隐约,松乔共盘桓。
日暮闻钟声,聊与飞鸟还。
行缘一瀑布,高上层峰端。
兰若冠青壁,松林郁巑岏。
光霞舒丹气,暄风凄微寒。
锡杖有神溜,嘘吸漱潺湲。
衣裳何飞飞,随风上檀栾。
洗药尚未毕,长啸凌天门。
孤生悼已晏,妙志矢无谖。
沮溺虽隐约,松乔共盘桓。
日暮闻钟声,聊与飞鸟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宝积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悟。首句“行缘一瀑布,高上层峰端”以动态的行走引出对瀑布的描写,瀑布从高耸的山峰顶端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接着,“兰若冠青壁,松林郁巑岏”描绘了寺庙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青壁之上,寺庙如同冠冕,松林茂密,生机勃勃。
“光霞舒丹气,暄风凄微寒”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风,晚霞铺展,丹红一片,暖风中带着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下来,“锡杖有神溜,嘘吸漱潺湲”描述了僧人手持锡杖,其声音仿佛与瀑布的潺潺水声相呼应,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
“衣裳何飞飞,随风上檀栾”描绘了僧人的衣裳在微风中飘扬,仿佛随着风向上攀升至高大的树木之上,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最后,“洗药尚未毕,长啸凌天门”表现了僧人在完成某种仪式后,发出悠长的啸声,直冲云霄,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内心的超脱。
“孤生悼已晏,妙志矢无谖”则是诗人对自身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志向的坚守,不因外界的困扰而改变初心。“沮溺虽隐约,松乔共盘桓”引用了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感。“日暮闻钟声,聊与飞鸟还”则以日落时分的钟声结束,与飞鸟归巢形成呼应,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宝积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夜深记得临歧语。说花时、归来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
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證,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流民叹》【宋·黄庭坚】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桓侯之疾初无證,扁鹊入秦始治病。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https://shici.929r.com/shici/CxlgvLs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