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郑骞   形式: 词

密叶翻风,残花布地。此身又把危阑倚。

宵深曾插鬓边斜,明朝镜里花憔悴。

倦矣征尘,凄然旅思。灯前瘦影惊如是。

怜花自谶两无凭,从今收拾伤春泪。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旅人深夜倚栏,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场景。开篇“密叶翻风,残花布地”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落叶随风翻飞,残花铺满地面,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寂寥的氛围。接着,“此身又把危阑倚”,点明了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状态,他再次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宵深曾插鬓边斜,明朝镜里花憔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夜晚插入鬓间的斜发到次日镜子中呈现的憔悴面容,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哀愁。

“倦矣征尘,凄然旅思。”“倦矣”表达了对旅途劳顿的疲惫感,“征尘”则指代了远行的路途,而“凄然旅思”则直接点出了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灯前瘦影惊如是。”这一句通过描绘灯下瘦弱的身影,强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自我反思的情绪。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最后,“怜花自谶两无凭,从今收拾伤春泪。”“怜花”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自谶”意味着自我预言或预感,暗示了主人公对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或痛苦的担忧。“两无凭”强调了这种忧虑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把握性。“从今收拾伤春泪”则表达了主人公决定面对现实,即使心中充满悲伤,也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命运的无奈。

作者介绍

郑骞
朝代:清

郑骞(1906~1991)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 辽宁铁岭人。后迁北京。毕业于燕京大学,曾先后执教于北京汇文中学、燕京大学、台湾大学,并曾在香港及美国讲学。他治学严谨,对古典诗词曲钩沉发微,有独到见解。著有《景午丛编》,集有他的重要论文86篇。他曾对元杂剧的存佚做过统计,提出重编元剧总目计划。他也用过20年的时间,对北曲旧谱的牌调全部作品加以比较归纳,重新编纂《北曲新谱》、《北曲套式汇录详解》等,为研究北曲曲律作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三家塘

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

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0)

公医行

东人以官来作医,生者、死者医不知。

推门入室验病人,瘦黑肥黄皆药之。

食药而死须湔肠,剖腹看脏浇以汤。

食药不死病在床,驱入病院身频量,以身短长量药方。

十人入院九人僵,僵者闻之火彭彭。

闻说台北路,健者出行弱者藏。

不知彼王为仁惠,老幼渡海人成行。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七五

醉吸琼浆数百杯,手携楸局上霞台。

烂柯莫管人间世,且赌瀛洲玉袜来。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五○

甚嚣尘上逐人行,日本桥头晚市声。

别有菜场鱼店外,丹枫落叶卖山鲸。

(0)

日本杂事诗·其八十七

青衫绿袄导双骑,鳆汁鱼羹列十台。

锦袋悬胸文在手,共瞻天使祭陵来。

(0)

日本杂事诗·其五十三

欲知古事读旧史,欲知今事看新闻。

九流百家无不有,六合之内同此文。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