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非如吏,巍然道自居。
诸生趋避席,太守揖升车。
朱笔浓批卷,青灯细勘书。
汉廷重文藻,行矣召严徐。
博士非如吏,巍然道自居。
诸生趋避席,太守揖升车。
朱笔浓批卷,青灯细勘书。
汉廷重文藻,行矣召严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方子约赴衢教》。通过这短小的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望。
"博士非如吏,巍然道自居。" 这两句表达了对被送别者的尊重与赞赏。这里的“博士”指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学识渊博之士,并非仅是官职名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彰显出对方学问的高深和个人的气节。
"诸生趋避席,太守揖升车。" 这两句则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众多弟子(诸生)纷纷避席,以示敬意,而太守也亲自上车为其送行,这些细节表现出古人对学问与友情的重视。
"朱笔浓批卷,青灯细勘书。" 这两句则是对方子约平日治学的情形进行描绘。朱笔浓批卷,说明其注释深刻;青灯细勘书,则表明其夜以继日地研读书籍。
最后的"汉廷重文藻,行矣召严徐。" 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方子约赴衢教的期许和祝福。在这里,“汉廷”代表的是朝廷或官方机构,而“重文藻”则意味着朝廷对于文学艺术的推崇与重视。“行矣召严徐”表达了朝廷可能会因为其学识而征召他,进行重要的任务。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情景和对方治学态度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文人情怀和学术氛围的画面。
断红衰绿。迷遥望,沉沉千里烟雾。
一番秋送几番愁,忍向霜天诉。纵化作、楚鸦飞去。
迢迢不是天涯路。
料宿草萋萋,对不断、当时望眼,白云深处。
谩倚浅碧阑干,回廊绕遍,断肠空自凝伫。
月痕初上画帘旌,惯促斜阳暮。算只剩垂杨几缕。
临池犹惹风姨妒。
便待得、春风转,野径棠梨,奈它烟雨。
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
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
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
难消遣,任病颜憔悴,瘦影惺忪。楼头又过飞鸿。
纵系帛、天涯信怎么逢。
望万山霜木,自怜凋碧,满阶落叶,谁更题红。
疏懒心情,凄凉怀抱,吟尽秋声恨未工。
销魂处,见半弯残月,护上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