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
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
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
难消遣,任病颜憔悴,瘦影惺忪。楼头又过飞鸿。
纵系帛、天涯信怎么逢。
望万山霜木,自怜凋碧,满阶落叶,谁更题红。
疏懒心情,凄凉怀抱,吟尽秋声恨未工。
销魂处,见半弯残月,护上孤桐。
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
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
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
难消遣,任病颜憔悴,瘦影惺忪。楼头又过飞鸿。
纵系帛、天涯信怎么逢。
望万山霜木,自怜凋碧,满阶落叶,谁更题红。
疏懒心情,凄凉怀抱,吟尽秋声恨未工。
销魂处,见半弯残月,护上孤桐。
这首词描绘了秋夜病中独处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寂寞、凄清的氛围。"炉篆烟微,瓶花香淡",通过炉火上的篆烟和瓶中的淡淡花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秋夜的灯光微弱,四周只有寒蝉的鸣叫,更添凄冷。"绣幕低垂,玉钩不挂",描绘出室内寂静无声,连帘钩都懒得挂起,反映出病人的慵懒和情绪低落。
"倦倚薰笼怯晚风",病体疲惫,连晚风都感到害怕,足见其身心疲惫。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楼头又过飞鸿",看到大雁南飞,却无法传递书信,增添了无尽的遗憾。"望万山霜木,满阶落叶",秋意更浓,落叶飘零,无人题写相思之情,更显孤独。
"疏懒心情,凄凉怀抱",词人的心情愈发消沉,试图借吟诵排解愁绪,但"秋声恨未工",说明他的悲秋之情难以言尽。最后,"半弯残月,护上孤桐",以月光洒在孤独的梧桐上作结,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深深的孤寂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病怀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深深哀愁和无奈。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地僻无钟鼓。
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
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
宾鸿谩说传书,算过尽、千俦万侣。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
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梦魂飞去。
秋霜半入清镜,叹带眼、都移旧处。
更久长、不见文君,归时认否。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
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
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
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销。
迢迢。
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
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差见郎招。
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
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轻镳相逐。
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
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
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