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初厌箬篷遮,撑起篷来景更佳。
岸上长松立如笔,波中寒影走成蛇。
忽看云外吐银镜,一点晨光射玉沙。
却出船头聊放目,远峰无数碧横斜。
雨中初厌箬篷遮,撑起篷来景更佳。
岸上长松立如笔,波中寒影走成蛇。
忽看云外吐银镜,一点晨光射玉沙。
却出船头聊放目,远峰无数碧横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舟行的景象,诗人通过精巧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开篇“雨中初厌箬篷遮”,诗人表达了对雨中的避难所的厌倦,而“撑起篷来景更佳”则是发现撑起遮蔽物后,外面的景致更加迷人。
接下来的“岸上长松立如笔,波中寒影走成蛇”,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岸边挺拔的松树和水中的流动光影,这些形象生动而又富有层次感。紧接着,“忽看云外吐银镜,一点晨光射玉沙”则是对天空中突现的明亮景象的捕捉,诗人以“银镜”、“玉沙”来形容那份纯净和珍贵。
最后,“却出船头聊放目,远峰无数碧横斜”,诗人在船头放眼望去,看到了层叠的远山,这些山峦在雨雾中显得格外青翠。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欣赏,同时也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画师老包气如虹,解衣醉倒尘泥中。
急呼生绡卧展转,笔追造化分奇功。
须臾奋袂于菟出,绝壑阴崖啸风月。
悬著高堂烟雾深,观者胆寒俱辟易。
谁为彪子与虥孙,宛陵后叶诸仍昆。
顾视雄姿亦遒紧,小犊茧栗何劳吞。
通玄论成驮贝叶,大空小穴随老衲。
何暇与汝同条生,玄豹丰狐要弹压。
閒居不事事,枕簟信所便。
卧形先卧心,心静形晏然。
复壁非不完,加以甃石坚。
其如方寸乱,一夕尝屡迁。
荣宠萃一门,宁免百虑煎。
虽有水精屏,何由得安眠。
章叶踏谣娘,连臂在榻前。
何如山中人,编茅卧山巅。
白云宿檐间,对镜心自捐。
我亦遗垢氛,曲肱寄林泉。
兹庵倘寿我,一睡要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