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轻帆泊晚沙,竹篱生笋柳生花。
风吹蘋叶知潮上,烟出松门见日斜。
屏外乞浆无杵臼,桥头包饭有胡麻。
停舟不用淹歌舞,四海于今未一家。
又放轻帆泊晚沙,竹篱生笋柳生花。
风吹蘋叶知潮上,烟出松门见日斜。
屏外乞浆无杵臼,桥头包饭有胡麻。
停舟不用淹歌舞,四海于今未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乘着轻帆,泊于晚沙,周围竹篱生笋,柳树绽放新花,自然界的生长与繁荣跃然纸上。风轻轻吹动着蘋叶,预示着潮水的涨落,而远处松门后升起的烟雾则暗示着夕阳的西下。
接着,诗人通过“屏外乞浆无杵臼,桥头包饭有胡麻”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质朴而和谐的生活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简单的劳作,如磨米捣药(无杵臼),或是准备食物(包饭),都显得格外温馨和自在。
最后,“停舟不用淹歌舞,四海于今未一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之中,却难以沉醉于歌舞之中,因为四海之内仍存在着纷争与不和谐,提醒人们即使在宁静的生活中也不应忘记世间的苦难与挑战。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