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春风,卷帘炉篆飘窗牖。娱清昼。墨花香透。
滋味浓于酒。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披图久。
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
座上春风,卷帘炉篆飘窗牖。娱清昼。墨花香透。
滋味浓于酒。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披图久。
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首句“座上春风”以春风喻指聚会的温馨氛围,暗示了聚会的季节和环境的美好。接着,“卷帘炉篆飘窗牖”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室内焚香的雅致景象,香烟袅袅,随风飘散,增添了室内的香气与宁静。
“娱清昼”三字点明了聚会的时间是在白天,且气氛轻松愉快。接下来,“墨花香透”一句,将墨迹比作花朵,形象地描绘了书画作品散发出的浓郁墨香,仿佛墨迹本身也具有生命力,渗透到空气中,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滋味浓于酒”则进一步强调了聚会中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感,如同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的“满纸淋漓,一试挥毫手”,描述了画家在纸上尽情挥洒的情景,表达了对艺术创作自由奔放的赞美。
最后,“披图久。砚池波皱。腕底烟云走。”这几句描绘了观画者长时间沉浸在画作中的情景,以及画家创作时的动态画面,砚池中的水因笔触的快速移动而泛起涟漪,仿佛画中云烟流动,生动地展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动态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聚会场景、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审美韵味。
百年悯秋霜,念念流运歇。
一昨辞周行,于今鬓垂雪。
幽独谁为扶,寸心徒自折。
翻然驾柴车,宾闳重款谒。
与公论襟期,及此阳春月。
英英栏中花,滋露正妍发。
浊浊瓮中醪,浮醅想芬冽。
朝廷用直道,郡邑罕所阙。
嬿婉我之友,皎若环与玦。
良辰不同乐,衰暮空惜别。
公到蓬瀛十五春,我犹碌碌似轻身。
自忻今日旌轩遇,却忆当年研席亲。
高论耸听多皦皦,孤衷懒叙且循循。
试将辈学樽前数,白发相逢有几人。
崎岖上层山,十里到巍顶。
天形露空阔,物态蓄深静。
群峰峙其旁,俨若挈裘领。
广野辟于下,谁为画庐井。
殿阁耸盛观,松桧富清景。
萧然古佛界,邈矣真仙境。
枯株吐芽蘖,晴云发祥庆。
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乘高纵閒目,幽意适遐迥。
班班见彷佛,历历可穷省。
兹山介两蜀,镇压犹巨屏。
南连三峨巅,北距双剑岭。
东西数万里,高下几千顷。
地产号充盈,天时与康靖。
民间丰岁乐,事外化日永。
揽辔一登临,兹焉聊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