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邯郸丛台》
《邯郸丛台》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禾黍离离露一丘,淡烟轻霭夕阳秋。

微基西枕邯山尽,往事东随漳水流。

御辇金车何处去,閒花野草几时休。

可怜全赵繁华地,留作行人万古愁。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邯郸丛台》,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诗中描绘了邯郸丛台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

首句“禾黍离离露一丘”,以“禾黍”象征着往昔的繁荣与丰收,而“离离露一丘”则描绘了如今荒凉的景象,露水在一片空旷的丘地上显得格外孤寂。接着,“淡烟轻霭夕阳秋”一句,通过淡烟、轻霭和夕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之中。

“微基西枕邯山尽,往事东随漳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邯山与漳水,既是地理上的存在,也是历史的见证。诗人通过“微基”、“西枕”、“东随”的描述,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往事如流水般逝去,无法挽留。

“御辇金车何处去,闲花野草几时休。”这两句将笔触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历史反思。御辇金车代表了权力与辉煌,它们的去向不明,象征着历史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而“闲花野草”则代表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的兴衰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思考。

最后,“可怜全赵繁华地,留作行人万古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邯郸丛台这一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景象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这不仅是对邯郸丛台的哀叹,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繁华与衰败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红窗迥

磨著墨,木砚瓦。窗前竹,我看真个潇洒。

试问点茶人人,得行行行者。慈悲慈悲不可舍。

作善缘、敲盏何须音哑。

试问自在逍遥,教积善得也。

(0)

鹧鸪天

何处人间淑景新。韶光都付牡丹春。

后庭花老空琼树,曲水江深见丽人。

金屑粉,麝香裙。近前细看倒芳尊。

惜教赤壁矶头月,吹散春风陌上尘。

(0)

酹江月.赋鸡头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0)

浣溪沙

月色都输此夜看。人心偏处即多悭。

碧云吹恨满瑶天。

尽着冰壶凉世界,故将阴巧妒婵娟。

桂香和露温幽弹。

(0)

木兰花慢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

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

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

(0)

武陵春

水火互交南北位,金木换西东。胎结源流帝旺宫。

消息造真功。一马骤归三岛外,九曲六牛通。

酝就玄珠透体红。轻健混冲融。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