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这首元代王恽的《酹江月·赋鸡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开篇以“紫荷盘若”起兴,形象地刻画了鸡头米(芡实)在水面上的动态,仿佛鸿雁低头啄食,富有生机。接着写到鸡头米饱满如明珠,一夜秋风将其吹落,暗示丰收和季节的转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鸡头米的烹制过程,从采摘、煮食到佳人品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凉夜中享用这道美食,更显楚江的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中秋之夜,天气转凉,诗人独自面对空阶雨湿,感受到寒意袭来,但借由时令的新鲜鸡头米,为家人带来欢乐。孩子们围坐灯前嬉笑,热闹的气氛与诗人的孤寂形成对比。
最后,诗人以自己在一旁观看,苦吟诗句,试图与唐代诗人韩愈相媲美作结,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点滴和艺术情怀。
问讯江南客。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
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
倩传语、溪翁将息。
四十飞腾斜暮景,笑双篷、一懒无他画。
惟饱饭,散轻策。世间万事知何极。
问乾坤、待谁整顿,岂无豪杰。
水驿山村还要我,料理松风竹雪。
也不学、草颠诗白。
自有春蓑黄犊在,尽诸公、宝马摇金勒。
容我辈,醉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