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九》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九》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宝络珠璎佛子龛,荒原断涧隐君庵。

清言悟法无人会,时有游蜂细细参。

(0)
注释
宝络珠璎:珍贵的珠宝装饰,可能指佛像上的饰品。
佛子龛:供奉佛像的小龛,通常用于修行场所。
荒原断涧:荒芜的原野和中断的山涧,形容环境的偏远和寂静。
隐君庵:指隐居者的庵堂,暗示禅师过着孤独的生活。
清言悟法:清静的话语中领悟佛法,指禅修过程。
无人会:没有人能理解或共鸣禅师的领悟。
游蜂:比喻偶尔来访的人,可能指禅修者或访客。
细细参:仔细地思考和体会,指禅修者对佛法的深入探索。
翻译
精美的佛像装饰着宝络珠璎,坐落在一座荒凉的山涧边的小庵中。
这座偏僻的庵堂隐藏在寂静的山谷里,只有禅师独自领悟佛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佛教禅修的境界。宝络珠璎佛子龛,荒原断涧隐君庵,这两句通过对佛龛和庵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偏远的氛围,表明这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寻求的是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

"清言悟法无人会"一句,则突显了诗人在这个宁静之地对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却是难以与他人分享的。这里的“清言”可能指的是禅宗中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来传达深邃佛理的方式。

"时有游蜂细细参"这句,通过对蜂虫不时飞舞、探寻花香的描绘,隐喻了诗人在这个清净之地对佛法的精心研习和体会。蜂虫仿佛象征着诗人的灵魂,在佛龛和庵堂间自由穿梭,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深刻。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秋日王子台上

暑霁名王会,台成上客过。

清秋疏草木,落日上笙歌。

天地衔杯尽,风云傍槛多。

圣明今御极,谁复虑干戈。

(0)

送张生还金齿二首·其一

万里来何事,三人此复过。

高秋鸿雁下,落木洞庭波。

岁月长途老,风云后进多。

百蛮家更远,自爱莫蹉跎。

(0)

行歌古泽中二首·其二

川原望不极,愁思满归襟。

云蔽长安目,水流湘浦心。

颓阳灭远树,积雪明寒岑。

醉起海月照,行歌入雾林。

(0)

赠魏子二首·其二

八月浙潮满,念子鼓南楫。

海月团会峰,山风下江叶。

里闾多宴娱,任宦有荣业。

早回北向辕,昼日望三接。

(0)

杂诗三十二首·其二十三

惙惙怀坦途,由之乃江河。

波起旁所骇,舟中如室家。

中林设暗罟,鸿鹄逝九阿。

谗巧诚相戕,飞鸟日暮过。

修短自然理,作色将谁何。

(0)

朱迁镇庙二首·其二

虎战收功近,龙威召将还。

中原无社稷,外寇有关山。

野鸟啼残恨,苍松凛旧颜。

平生吊忠义,独此泪痕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