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
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
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
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
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
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
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
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贫困生活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每食叹无馀,官贫岁又除”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因官职清贫而餐餐无余的境况,同时也暗示了一年又将过去,时间的流逝并未能改善他的生活状况。颔联“家山频入梦,京国久稽书”则通过梦境和书信的缺失,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频繁思念以及与外界联系的断绝,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枥上空羸马,池边欲涸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空羸马”和“欲涸鱼”象征主人公自身处境的困顿与艰难,进一步强化了其生活的贫困与无助。尾联“归心闽海峤,课子带经锄”则表达了主人公渴望回归家乡、教导子女读书耕作的心愿,既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蕴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中遭遇的贫困与挫折,以及他对家庭、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
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