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迟迟可殿后,寂寂可镇浮。

风人第一章,窈窕河之洲。

穆如三代英,惟此宜与俦。

不然则臞仙,玉箫下秦楼。

(0)
注释
迟迟:缓缓。
殿后:跟随。
寂寂:静定。
镇浮:静躁。
风人:风雅诗人。
第一章:开篇。
窈窕:美丽。
河之洲:河边洲地。
穆如:庄重如。
三代英:古代英明君主。
宜与俦:最适合为伴。
臞仙:清瘦的仙人。
玉箫:玉制箫。
秦楼:古代宫殿或高楼。
翻译
可以缓缓跟随,也能静定浮躁
如同风雅诗人的开篇,美丽的河边洲地
像古代英明的君主般庄重,这里最适合为伴
否则就是清瘦的仙人,手握玉箫降落在秦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寓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迟迟可殿后,寂寂可镇浮",意指梅花虽不张扬,却能在群花之后展现其坚韧,静默中能稳住浮躁的气息。"风人第一章,窈窕河之洲",将梅花比作风雅人士的首章,比喻其清雅脱俗,如同河洲上的美人。"穆如三代英,惟此宜与俦",进一步赞美梅花具有像夏商周三代英杰般的庄重与美德,堪称同类中的佼佼者。最后两句"不然则臞仙,玉箫下秦楼",将梅花比喻为清瘦的仙人,或是秦楼中的吹箫女子,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超凡脱俗和高洁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赞美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姿,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对其精神世界的高度认同。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春日三首·其二

西窗一雨又斜晖,睡起薰笼换夹衣。

莫放珠帘遮洞户,从教燕子作双飞。

(0)

宝相花

谁把柔条夹砌栽,压枝万朵一时开。

为君也著诗收拾,题作西楼锦被堆。

(0)

李次山自画两图其一泛舟湖山之下小女奴坐船头吹笛其一跨驴渡小桥入深谷各题一绝·其二

黄尘车马梦初阑,杳杳骑驴紫翠间。

饱识千峰真面目,当年拄笏漫看山。

(0)

耳鸣

风号高木水翻洪,历历音闻不是聋。

一任大千都震吼,便从卷叶證圆通。

(0)

天平寺

旧游彷佛记三年,轰饮题诗夜满山。

山上白云应解笑,又将尘土涴朱颜。

(0)

山顶

翠屏无路强攀缘,我与枯藤各半仙。

不敢高声天阙近,人间漠漠但寒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