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
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
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
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雨后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通过"萧萧"和"咽咽"的拟声词,形象地展现了雨打山林、泉水低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静谧的氛围。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诗人借梦境和醉酒来排遣现实中的孤独之感,表达了内心的愁绪难以摆脱。"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诗人以司马相如的典故自比,暗示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又借季札挂剑的故事寄托对温暖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愁苦之情。
最后两句"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画面转向儿童欢愉地告知雨过天晴,诗人借此短暂的闲暇,带着简单的包裹外出游玩,试图在自然的清新中寻得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陆游在困顿生活中的坚韧与寻求解脱的心境。
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新冬行乐赏新晴,几个江湖旧友朋。
霜蟹得橙同臭味,梅花与菊作交承。
樽前尽是论文客,林下那逢好事僧。
机解到时言语别,李翱诗句入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