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招提竹隐门,更无一点利名尘。
蒲团纸帐松窗下,却有安禅藏卷人。
城外招提竹隐门,更无一点利名尘。
蒲团纸帐松窗下,却有安禅藏卷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向往与追求。"城外招提竹隐门",城外的竹林掩映着一个隐秘的门径,这个门不仅是物理上的隐蔽,更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宁静和超然物外。
"更无一点利名尘",这里的“利名”指的是世间的功名和利益,诗人表达了对这些俗世追求的超脱,不再为之所累。"蒲团纸帐松窗下",蒲团是佛教坐禅时使用的垫子,纸帐可能指的是简陋的遮阳物,松窗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静的环境。这一系列景象共同塑造了一个远离尘嚣、专注内心修炼的场所。
"却有安禅藏卷人","安禅"意味着安心修行,而"藏卷"则可能暗指佛经或其他精神修养的书籍。诗人在这静谧之地发现了一个潜心学禅、研读佛典的人,这个场景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文化氛围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佛教修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越,以及对内心宁静与精神提升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