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二》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间膏火正争光,每到藏春得暂凉。

多事始知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

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

老去此身无处著,为翁栽插万松冈。

(0)
注释
人间:指人世间。
膏火:比喻繁华景象。
争光:形容灯火明亮。
藏春:春天隐藏起来,指初春或春末。
田舍:农家,乡间住宅。
凶年:歉收或灾害之年。
野蔬:野生的蔬菜。
香:这里形容野蔬的清新味道。
溪山:小溪和山峦。
胜画:胜过画卷的美景。
徒能说:只能口头赞美。
如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速。
为底忙:为何如此忙碌。
老去:年老。
著:安放。
翁:老人。
万松冈:长满松树的山坡。
翻译
人间的繁华如同灯火辉煌,每当春天来临,才得以短暂地清凉。
经历世事才知道田园生活多么美好,灾荒之年更觉得野菜的香气特别诱人。
尽管山水如画般美丽,却只能口头上赞美,人们忙碌奔波不知为何。
随着年岁增长,我感到无处安放这身躯,只想在老去后,在万松冈上种树度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人间膏火正争光"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夏日炎热与山中清凉的对照,而"每到藏春得暂凉"则是说在这个季节里,每当走进自然之中,都能感受到一丝清凉。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多事始知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表达了作者在经历过繁忙和灾难之后,对农村生活的珍视,以及在困难时期发现草木之香。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到乐趣的情怀。

至于"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美丽景色无法完全表达,只能不断地前往体验和感受。这里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无尽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急迫与忙碌。

最后,"老去此身无处著,为翁栽插万松冈"则是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安顿晚年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归宿之地。通过种植松树的行为,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平静心态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拟出居庸关,由宣化至太原,途经边塞之胜,与游不获,积想成诗五首·其二

清时岚翠尚诸峰,马上晴光落万松。

大地山河尘遍起,几时横剑上居庸。

(0)

闻易实甫比部入蜀题诗却寄

昔年逢君宣南陌,裘马追从上京客。

便拟承明坐奏书,直上金门前射策。

春坊失路空归来,芳皋绿草华已衰。

遥望湘水日千里,风波莫致平生怀。

长卿倦游称不仕,颇念邹枚旧游止。

琴歌断歇江海辽,卑车远走成都市。

春鸿苍苍渡远云,此时凝望正思君。

东风含薰飒然至,婉婉兰芳似可亲。

离日骎骎见时晚,朝暮如流心不断。

相思桂树自千年,千年历尽终须见。

萍花齐绿芳气深,登萍骋望伤追寻。

南觅浮家不得去,俯仰怀抱成古今。

抱膝高歌倦尘事,缘情哀乐无终始。

幽篁窈窕声正哀,日夕望君抱琴至。

(0)

过卫辉府

太行叠嶂拱成京,行向朝歌过卫城。

日暮登山愁北望,古来凭轼送西征。

承明未许归严助,宣室何年召贾生。

闻道东瓯烽火急,自堪投笔请缨行。

(0)

抵金陵

浩荡辞荆域,苍茫问下关。

如闻三月火,好在六朝山。

天堑仍形胜,人群且燕闲。

南枝烦近讯,胜侣许追攀。

(0)

即席呈诸君

绝代陈沧趣,弥天郑海藏。

义宁今作者,夏子亦升堂。

国秀俱无忝,斯文各主张。

啮唇馀两齿,跋扈有王昌。

(0)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其二

脱得污泥气益振,肌肤敢道许相亲。

情知水佩风裳者,不是云腮雾閤身。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