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事耦耕。
政使汉朝俱此老,都门谁祖二疏行。
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事耦耕。
政使汉朝俱此老,都门谁祖二疏行。
这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与杜鹃的形象,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精神的赞美。首句“千秋但有一渊明”直接点出陶渊明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一人足以代表千年的风骨与高洁。接着,“肯脱青衫事耦耕”一句,运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政使汉朝俱此老”中的“此老”指代陶渊明,这句话意在说即便在陶渊明生活的汉朝,也难以找到像他这样坚守本心、淡泊名利的老者。“都门谁祖二疏行”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陶渊明是否有人能效仿、继承其遗风的感慨。二疏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疏广和疏受父子,他们功成身退,被后世传为佳话。在这里,诗人将陶渊明与二疏相提并论,既是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传承的深深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精神的颂扬,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现实社会中能够涌现出更多像陶渊明一样坚守内心、追求真我之人的期盼。
给谏被逮身萧然,身外长物一空船。
金吾求贿苦不遂,破船估值十千钱。
董生守船陈苦词,此船留裹给谏尸。
姚髯仗剑船头坐,腐儒可笑又可悲!
须臾攘臂牵船去,两生抵死留不住。
金吾移住空船里,有子十龄旋堕水。
伤心卧病未经旬,禳祓无功金吾死!
共惊凶物无人留,空船弃置江东头。
给谏放回沙上卧,送船与渠渠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