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虒西去导江东,土俗华夷控御同。
山色秾堆牛背上,溪声乱入马蹄中。
绳桥官路通区脱,板屋人家似小戎。
今日车书皆混一,无人更说赞皇功。
绵虒西去导江东,土俗华夷控御同。
山色秾堆牛背上,溪声乱入马蹄中。
绳桥官路通区脱,板屋人家似小戎。
今日车书皆混一,无人更说赞皇功。
这首清代诗人顾复初的《汶川》描绘了绵虒(今四川汶川一带)西部地区的景象,以及当地民族融合的特色。首句“绵虒西去导江东”,以地理为线索,暗示了汶川与东部地区的交通联系。次句“土俗华夷控御同”强调了这里多元文化共存,治理得当。
第三、四句“山色秾堆牛背上,溪声乱入马蹄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秀美和马蹄踏过溪流时的自然和谐。第五句“绳桥官路通区脱”,形象地刻画了简陋而实用的桥梁连接着官道,体现了地方的基础设施。
最后一句“今日车书皆混一,无人更说赞皇功”,表达了对当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赞美,同时暗含对历史上赞皇功臣的敬意,但又以“无人更说”表达出对过往功绩的淡然态度,显得更为谦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言于物,既展示了汶川的风土人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