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吉州太守朱子渊造朝二首·其二》
《送吉州太守朱子渊造朝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公在乡邦我在京,百书终不慰生平。

西归一见还倾盖,夜坐相看话短檠。

老去可堪频送客,古来作恶是离情。

云泥隔断从今始,肯倩征鸿访死生。

(0)
注释
公:指对方。
乡邦:故乡。
京:京都。
慰:安慰。
生平:一生。
西归:向西返回故乡。
倾盖:初次相见就十分投缘。
短檠:小型油灯或蜡烛,代指简陋的照明。
老去:年老。
频送客:频繁送别他人。
作恶:引起悲伤。
离情:离别之情。
云泥:比喻地位差距大。
隔断:隔绝。
征鸿:远行的大雁,古代常用来传信。
访死生:询问彼此的生死状况。
翻译
你在故乡我身在京都,众多书籍也无法弥补我心中的遗憾。
如果能西归与你重逢,即便深夜对坐,话语围绕着微弱的灯烛。
年华老去,怎能忍受频繁送别友人,自古离别总令人伤感。
如今我们如同云泥之隔,从此开始,你是否肯让远行的大雁传递消息,关心彼此的生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吉州太守朱子渊造朝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远离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友人出仕离别的无奈与祝愿。

"公在乡邦我在京,百书终不慰生平。"

这两句表明作者与朋友相隔,虽有书信往来,但仍无法消除内心的孤独和不安。这里的“百书”形容通信之频繁,同时也透露出书信难以弥补彼此间的心灵距离。

"西归一见还倾盖,夜坐相看话短檠。"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归来时的热烈团聚景象,“倾盖”形容屋顶之近,寓意亲密无间。而“话短檠”则表明即使团聚的时间很短,也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老去可堪频送客,古来作恶是离情。"

这两句诗人感叹生命易逝,岁月匆匆。在这个过程中,频繁地送别亲朋好友,是人生一种常态,也反映出“离别”这一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云泥隔断从今始,肯倩征鸿访死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祝愿。诗人希望即使彼此远隔,如同云与泥隔绝,但仍能心灵相通。这里的“征鸿”指的是古代用鸿雁传递书信,而“访死生”则是比喻友情深厚,甚至能够穿越生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和团聚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赋蔬

家贫忽暴富,菜种二十七。

痴儿不解事,问我何从得。

于义苟有违,吾宁饥不食。

(0)

喜迁莺·其三

梅含春信,冒北律严寒,南枝先暖。

月上初弦,萱开九叶,嵩岳诞生英俊。

冰玉丰姿莹彻,锦绣文章焕烂。

人歌赞,是今朝卓鲁,他年伊旦。

犹羡瓜期近,课春九重,优陟公卿选。

列鼎鸣钟,乘轩袭冕。直把功名占断。

好是宾僚会宴,争捧觥觞频劝。

重重愿,与青青松柏,岁寒难变。

(0)

胥山庙·其一

贯弓执矢一亡臣,未洗昭关客路尘。

道上乞飧逢漂女,江边款渡得渔人。

致君岂谓初无术,卖国由来别有因。

文种墓空山胁冷,怒潮朝夕怨江滨。

(0)

大雪感怀

翻云覆雨纷轻薄,万瑞不如三白乐。

岁事相关国重轻,天意亦知人忖度。

前年不雨旱为祟,今年不旱螟为恶。

造物与人著力深,一饱年来何落落。

宜春先生古君子,撑肠万卷一丘壑。

吟哦乍拟柳飞絮,感慨相辉花有萼。

商量雪意驰一骑,改变天容翔万鹤。

翻思五十乾道年,是非一律无今昨。

日月逝矣几丰耗,人物眇然增索寞。

吹篪寡唱气欲竭,陟屺何心泪犹阁。

再拜珠玑卜来岁,十袭藏之富囊橐。

(0)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二

桐川出幽谷,等彼江汉深。

修然一派横,清澈寒士心。

有时对日光,圭棱灿星金。

沙砾谩自苦,安能蔽清泠。

我行正寒风,欲涤如烦襟。

念彼濯缨人,千载求知音。

(0)

薛端明挽章三首·其二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

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