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
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自掩窗纱护夕阳,碧壶深贮溜晴光。
可曾见此春风面,净洗铅华试晓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
"自掩窗纱护夕阳" 一句,以动作开始,隐含诗人不愿外界干扰,想要独自享受这份宁静。窗纱轻拢,是隔绝尘世喧嚣的意象,同时也是保护和珍惜那即将消逝的夕阳。
"碧壶深贮溜晴光" 这里的“碧壶”可以理解为清澈透明的器物,诗人用它来比喻心灵的深邃和纯净。深藏晴光,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收藏,更是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温暖。
"可曾见此春风面" 这里的“春风面”指的是万物更新,生机勃发的春天气象。诗人疑问自己是否真正感受过这样的景色,其实是对自我内省的一种提问,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活力和自然美好的一种向往。
"净洗铅华试晓霜" “铅华”通常指的是世俗的尘埃与污秽,而“净洗”则意味着清洁和纯净。这里的“试晓霜”,是对晨露的提及,象征着诗人希望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去除心灵上的污垢,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洁净。
整首诗通过窗纱、碧壶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内心世界深层次探索的渴望。
湖南三千里。
百万人家争送喜。
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
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
崧岳降神,维箕骑尾。
见说君王注倚。
问舟楫、监梅谁是。
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
功名多载旂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
家家弦管,年年孤矢。
楚天霜晓,看老来秋圃,寒花犹在。
金阙栽培端正色,全胜东篱风采。
雅韵清虚,幽香淡泊,惟有陶家爱。
同他尘世,落红愁处如海。
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休道三闾曾旧识,轻把木兰相对。
延桂同盟,索梅为友,不复娇春态。
年年秋后,笑观芳草萧艾。
水满横塘占晓凉,莲腮霞举叶云生。
鱼儿富贵真难比,翠盖红妆拥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