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
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
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庭院中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荷花与柏树的不同形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句“一朵菡萏莲”描绘了荷花的娇美与清雅,荷花作为夏季的代表,其盛开时的鲜艳与纯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象征着高洁与纯净。接着,“两株青瘦柏”则转向了另一种植物——柏树,柏树以其坚韧不拔、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着长久的生命力和坚定的品格。这里通过“青瘦”二字,不仅描绘了柏树的形态,也暗示了其在艰苦环境中依然挺立的精神。
“长向僧家庭”一句,将场景置于僧人居住的庭院中,暗示了这种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之间的联系,可能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对外在世界的超脱。最后,“何劳问高格”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意在提醒人们无需过多追求外在的评价或形式上的完美,内心的真实与和谐才是最为珍贵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荷花与柏树的不同特质,以及将其置于僧人庭院这一特定场景中,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深刻关联,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
小园仅百步,花竹艺两行。
垂垂结夏实,萧萧吹昼凉。
盆池晓更静,照我须鬓长。
复有青青蒲,风至互低昂。
人生百岁中,弱草栖萤光。
亮无贞坚节,何以禦雪霜?
达人岂求名,进善贵自强。
用世苟不能,退居固其常。
旧种竹数十,生笋已满园。今年笋更繁,??穿邻垣。
山童斸烟雨,便欲供朝餐。
独不忍馋口,保此青琅玕。
物微志则远,当异今日观。
平生迟暮心,与尔同岁寒。
种苋甲已坼,苦菜行亦秀。
耰锄不惮勤,常恐地力瘦。
旦旦望其长,灌溉那敢后。
墙头有蓬蒿,不种而自茂。
此意定如何,为尔吟清昼。
佛天空诉。姑思曲,青闺遗恨重谱。
几回箴管呼鸡鸣,傍翠屏微步。怪一榻、缠绵絮语。
催归频指西来路。
向夜月幽房,早卸翅、衔珠臂饰,惨黛偷聚。
人静绣幕低垂,纤裳手挽,暗怯猩点濡缕。
枉将心事祝灵香,奈返魂无据。
看掩抑啼妆最苦,人间真有痴儿女。
染泪痕、栏干外,认取明年,杜鹃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