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已非避秦世;爱奇愿作住山僧。
-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的生活态度。"问俗已非避秦世"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净土的向往。"问俗"即询问世俗之事,"避秦世"则暗指逃避纷扰的社会环境,追求一种理想化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爱奇愿作住山僧"则是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追求的具体方式——通过成为山中的僧侣,去体验和亲近自然之美,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爱奇"指的是对奇景、奇事的热爱,"愿作住山僧"则表达了愿意投身于自然之中,与山林为伴,过一种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其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江风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