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羊荆州,雅意垂不朽。
登临发浩叹,望秋怯蒲柳。
谁知如湛者,自可弊宇宙。
邹郎不领略,甘言发谀口。
奈何千载馀,卜筑拟岘首。
我来胜气生,排霄峙山斗。
何暇知许事,溪山揽明秀。
都护贤王孙,为具扫愁帚。
晴岚变晚霭,霞绮粲高牖。
如开摩诘画,妙处落杯酒。
长啸徙倚馀,孤鸿没南岫。
平生羊荆州,雅意垂不朽。
登临发浩叹,望秋怯蒲柳。
谁知如湛者,自可弊宇宙。
邹郎不领略,甘言发谀口。
奈何千载馀,卜筑拟岘首。
我来胜气生,排霄峙山斗。
何暇知许事,溪山揽明秀。
都护贤王孙,为具扫愁帚。
晴岚变晚霭,霞绮粲高牖。
如开摩诘画,妙处落杯酒。
长啸徙倚馀,孤鸿没南岫。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陪赵传道都护饮拟岘台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陪同赵传道都护在拟岘台饮酒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平生羊荆州,雅意垂不朽”表达了诗人对荆州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心愿。接下来,“登临发浩叹,望秋怯蒲柳”则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感慨,面对秋天的景象,他感到有些畏惧,仿佛自己如同蒲柳般脆弱。
“谁知如湛者,自可弊宇宙”一句,诗人以“湛”比喻深邃、清澈的事物,表达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与包容。接着,“邹郎不领略,甘言发谀口”批评了那些只会说奉承话而不真正理解事物本质的人。
“奈何千载馀,卜筑拟岘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拟岘台这一地点的重视。接下来,“我来胜气生,排霄峙山斗”描绘了诗人来到拟岘台后,感受到的清新之气,仿佛与山岳并立,气势磅礴。
“何暇知许事,溪山揽明秀”表达了诗人对溪流、山川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眼前美景的赞叹。随后,“都护贤王孙,为具扫愁帚”提到都护(即赵传道)的贤能,为诗人准备了扫除忧愁的工具,暗示了诗人在赵传道的陪伴下,心情得到了舒畅。
“晴岚变晚霭,霞绮粲高牖”描绘了天气变化中的美丽景象,阳光透过云层,晚霞映照在窗户上,色彩斑斓。接下来,“如开摩诘画,妙处落杯酒”将眼前的景色比作王维(摩诘)的画作,赞美其美妙之处,甚至将这种美妙融入了酒中。
最后,“长啸徙倚馀,孤鸿没南岫”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站立,对着远处的孤鸿(象征孤独或自由)沉思,直到夕阳西下,一切都归于平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上林一株木,其大千百围。
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
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
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
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
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
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
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
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