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
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
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
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
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秋宴御风台》描绘了一幅秋日宴游的景象。首句“御风仙佩影沈沈”,以仙人般的风度和神秘的佩饰起笔,暗示了宴会在高雅而超凡的氛围中进行。接着,“草满荒台翳夕阴”描绘了荒凉的御风台上,夕阳余晖下草木丛生,增添了几分凄清与历史感。
“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两句,通过广阔的视野展现出秋水连天的壮丽景色,以及大雁南飞的深秋意象,寓言着时光流转和人生离别之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细节,冷落的秋花沾湿了宴席,落叶随风飘落在客人的发簪上,渲染出一种寂寥和淡淡的哀愁。
最后,“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欢聚的珍视,希望在酒香中忘却忧虑,保持健康,不断登临美景,享受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景物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
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
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
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
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
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
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
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
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
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
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
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
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
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
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闲居养疴瘵,守素甘葵藿。
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
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
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东风散馀冱,陂水淡已绿。
烟芳何处寻,杳蔼春山曲。
新禽哢暄节,晴光泛嘉木。
一与诸君游,华觞忻见属。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