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居永定精舍》
《寓居永定精舍》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0)
注释
政拙:政事处理得不好,指从政能力不足。
忻罢守:欣然接受罢官,安心守在家里。
梦想在京城:对京城的向往,可能指对繁华生活的渴望或对仕途的期待。
羁旅情:漂泊在外的情感,指诗人四处奔波的状态。
聊租:姑且、暂且租借。
方课子弟耕:开始安排子弟从事农耕工作。
眼暗:视力模糊,这里指年老视力衰退。
道心精:修道之心更加专注,精进。
即与人群远:远离了世俗人群。
是非婴:被是非纠纷所困扰。
翻译
治理政务不擅长,欣然离职开始打理生活。
家境贫寒如何去京城,只能在梦中向往那里。
乡村寺庙中的霜露月色,勾起我农事和漂泊的情感。
姑且租下两顷田地,开始教导子弟耕种。
视力衰退看不清文字,闲暇时修道之心更精进。
远离了人群的喧嚣,哪里还会被是非牵绊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开篇“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仕途的不屑一顾,以及开始在家乡过起了平静的生活。接着,“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透露出诗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心中仍有对京城生活的向往。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则描写了秋夜的宁静与农事的繁忙,以及诗人内心对于旅行、游历的渴望。随后,“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显示了诗人为了生活而种地,并教育子弟从事农业。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表明诗人的视力可能有所衰退,书写文字不再如前,但身体的闲适让内心得以净化。最后,“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则是诗人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于世俗纷争保持距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淡泊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清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天台山题壁八首·其七

结茅深处户常扃,衲子潜修养性灵。

天外闲云浮野鹤,飞来石上听谈经。

(0)

天台山题壁八首·其二

岭云叠处路回环,溪水溪田一望间。

堪羡僧家无个事,何缘修到住深山。

(0)

登太白楼步左省岩韵

清年一曲奏,谗口便思吞。

为失海棠笑,将锄仙李根。

月知邀酒客,水解葬诗魂。

任尔江流急,危楼今古存。

(0)

大潜山独游

看山如访友,寻源如读书。

清秋自超旷,乐与山水俱。

秋阴积檐端,夕阳乔木疏。

泉声泻寒翠,云影涵空虚。

颇得清净理,遇之万化初。

既夕下山去,幽怀良不孤。

(0)

游山

扪萝攀葛一重重,一境崎岖一境逢。

敢与水争惟怪石,不随云散是真峰。

溪因有迹知过鹿,木已生鳞倘化龙。

大抵长生人共羡,都探幽谷问仙踪。

(0)

暑夜

夕永不能寐,起倚东轩楹。

凉飔荡幽幌,炯炯阶月明。

遥睇斜汉流,天宇寥以清。

纷喧亦以息,壁虫先秋鸣。

悠然得所憩,清歌怡素情。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