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二首·其一》
《雨后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镜湖归隐老黄冠,布褐萧然一室宽。

灯影青荧人未睡,雨声点滴夜将阑。

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

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后人看。

(0)
注释
镜湖:指镜湖,古代名胜之地,此处代指隐居之处。
黄冠:古时隐士常戴的黄色帽子,象征隐逸生活。
布褐:粗布衣裳,形容生活简朴。
萧然:空寂、清冷的样子。
阑:将尽,此处指深夜将近。
出处:仕途的升迁和贬谪。
朋侪:朋友。
漂流:漂泊不定。
骨相寒:形容身心疲惫,形容境遇凄凉。
青史:史书,指历史记载。
无名:没有留下姓名。
著书:撰写书籍。
后人看:给后世的人阅读。
翻译
镜湖边的老隐士身披黄冠,简朴的居室宽敞而宁静。
灯光微弱,人还未眠,雨点轻敲,夜色将近黎明。
历经四个朝代的起落,身边的朋友都已散去,半生漂泊,身心俱疲。
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真是可耻,还是写下书卷,留给后人阅读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后二首》其一,描绘了一位归隐镜湖的老者形象。首句“镜湖归隐老黄冠”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他是一位选择隐居生活的道士,"黄冠"象征道家的修行者。次句“布褐萧然一室宽”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简朴的布衣和宽敞的居室,体现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第三句“灯影青荧人未睡”,通过“灯影”和“未睡”暗示了诗人深夜仍在思考或写作,反映出他的勤奋和对学问的执着。第四句“雨声点滴夜将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雨声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衬。

第五、六句“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回顾了诗人一生的起伏,历经四个朝代,漂泊不定,身边的朋友也大多离散,只剩下孤寂与清寒。最后一句“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后人看”,表达了诗人虽未在历史中留下显赫名声,但仍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为后世留下一些启示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晚年的隐士形象,流露出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坚守。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过淮河

朔风鸣鼓下寒川,西指淮流即是天。

十万人家杨柳树,半开青眼望新年。

(0)

东山

飞鸟遗好音,千峰不知处。

日出扶桑枝,照见蔷薇树。

(0)

将赴应天府丞家兄维新出饯深沟寺和韵

送别招提境,纷纷车马阗。

酌先论去客,醉后爱逃禅。

池草方成句,天花乱入筵。

他年来报政,依旧雁行联。

(0)

荅友人

紫崖丹壑遍烟岚,惆怅无人驻鹤骖。

读罢小山招隐赋,欲将消息问淮南。

(0)

新秋登慈云寺千佛阁

武塘弥望尽平畴,高阁凭栏指顾收。

残暑已应辞薄暮,惊飙陡觉入新秋。

千家树簇孤城静,百道溪穿满邑流。

最是下方忧旱切,雨坛铃盖晚来愁。

(0)

题钱德钧水村隐居图

不入山林不入城,孤舟容我寄浮生。

年来与世殊相远,渐喜无人识姓名。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