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云连古帝乡,歌风台近泗河傍。
蚤提三尺安天下,尚想群贤守四方。
英魄有灵藏地远,威名无比配天长。
当时赤帜知何似,红叶园林夜有霜。
芒砀云连古帝乡,歌风台近泗河傍。
蚤提三尺安天下,尚想群贤守四方。
英魄有灵藏地远,威名无比配天长。
当时赤帜知何似,红叶园林夜有霜。
此诗《歌风台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歌风台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芒砀云连古帝乡”,以云连之景描绘出芒砀山的壮丽,暗含着此处曾是帝王之都的历史痕迹,引人遐想。接着“歌风台近泗河傍”点出歌风台的位置,位于泗河之畔,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氛围。
“蚤提三尺安天下”一句,借用了刘邦手持三尺剑平定天下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尚想群贤守四方”则将视角扩大,不仅赞美了个人英雄,也肯定了众多贤臣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英魄有灵藏地远,威名无比配天长”两句,既是对英雄精神的永恒纪念,也是对其功绩的无限推崇。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和功绩如同星辰般永照人间,与天地同寿。
最后,“当时赤帜知何似,红叶园林夜有霜”以问句形式收尾,寓意深远。赤帜象征着英雄的旗帜,红叶园林则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夜晚的霜,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英雄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铭记或遗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刻缅怀与敬仰。
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
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
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
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临溪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
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
蓬丘官况复何如,养拙资吟久病馀。
印簏罕开无案牍,閤门常锁有图书。
山中旧隐闲多忆,世上浮生老更疏。
何幸明公偏顾我,马蹄出便到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