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波桥远马班如,往复依稀十里馀。
春色绕园千树柳,清风吹面一堂书。
已降诗迸骊珠逸,更羡谈挥麈尾疏。
定许贫家卜邻否,欲收残俸便寻居。
澄波桥远马班如,往复依稀十里馀。
春色绕园千树柳,清风吹面一堂书。
已降诗迸骊珠逸,更羡谈挥麈尾疏。
定许贫家卜邻否,欲收残俸便寻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家的情景。开篇“澄波桥远马班如,往复依稀十里馀”两句,通过对桥边清澈水波和远处马蹄声响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行者在途中回首故土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依稀”一词,不仅形容了视觉上的朦胧,也暗示了心中的怀念和不舍。
接下来的“春色绕园千树柳,清风吹面一堂书”两句,则是对归家后所见到的景象进行描写。春天的气息缠绕着庭院,成千上百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和心灵上的洗涤。
“已降诗迸骊珠逸,更羡谈挥麈尾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我”已经沉醉于诗歌的美妙之中,且羡慕那些能够挥洒自如、文笔生花的才子。
最后,“定许贫家卜邻否,欲收残俸便寻居”两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规划。尽管家境清贫,但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安稳地生活,并且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衷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鄙情和归属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