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舟二首·其二》
《方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物我相轩轾,乘除只自知。

儿临池上字,母养镜中丝。

竹静泉生乳,花深地产芝。

旧时双燕子,来往亦仪仪。

(0)
翻译
事物与我相互交错,增减变化只有自己清楚。
孩子在池边写字,母亲在镜中梳理秀发如同养育丝线。
竹林静谧泉水涌出如乳,花丛深处自然生长灵芝。
昔日的双燕,来来往往,举止优雅。
注释
物我:事物与我。
轩轾:高低、优劣。
乘除:增减、变化。
自知:自己清楚。
儿:孩子。
临池:在池边。
字:写字。
母:母亲。
镜中丝:镜中的秀发。
竹静:竹林静谧。
泉生乳:泉水涌出如乳汁。
花深:花丛深处。
地产芝:自然生长灵芝。
旧时:昔日。
双燕子:双燕。
来往:来去。
仪仪:举止优雅。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物我相轩轾,乘除只自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与认同,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儿临池上字,母养镜中丝"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儿子在池边学习,母亲在镜前织布,这两种场景通过水和丝线联系起来,显示了生活中的平实与和谐。

接下来的"竹静泉生乳,花深地产芝"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清泉之中蕴含着乳白色泽,暗示了泉水纯净;而花丛深处孕育着珍贵的灵芝草,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好和神秘力量的赞美。

最后"旧时双燕子,来往亦仪仪"则是对过去某个时刻内心世界中美好记忆的回顾。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其动作优雅而有序,如同仪式一般,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中和谐美好的向往。

总体来说,李石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戴,以及对家庭生活温馨氛围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美好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由大林寺寻讲经台因循香炉峰侧下山

千尺飞萝手自援,鸣泉数处弄潺湲。

半峰栖雾逢僧湿,绝径穿云见虎閒。

岸帻正宜岩石上,褰衣时傍竹林间。

夕阳翠巘看尤好,去路心知是下山。

(0)

水调歌头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

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

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

准备黄尘眼,管领白蘋洲。老生涯,向何处,觅菟裘。

倦游岁晚一笑,端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问囚推按,此外百无忧。

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

(0)

苏武慢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将谓少年行乐。

高阁林间,小车城里,千古太平西洛。

瞻彼泱泱,言思君子,流水俨然如昨。

但清游、天际轻阴,未便暮愁离索。

长记得、童冠相随,浴沂归去,吟咏鸢飞鱼跃。

逝者如斯,吾衰甚矣,调理自存斟酌。

清庙朱弦,旧堂金石,隐几似闻更作。

农人告我事西畴,窈窕挂书牛角。

(0)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其二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

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

(0)

八声甘州

正丹枫乱叶舞诗情,惊鸿起汀洲。

对苍茫独立,江山如此,羁思悠悠。

尚忆幽坊小槛,笑语月侵楼。

谁遣楼心月,来照行舟。

波影□云如镜,向沧浪唤酒,空阔呼鸥。

纵并刀堪剪,还解剪离愁。

待归来、轻讴浅醉,想旧时、张绪转风流。

却说与、虹桥今夕,一片清秋。

(0)

沁园春.嘲昆季析居

树上凌霄,堂前紫荆,秋来尚芳。

柰牝鸡晨语,鹡鸰憔悴,妖狐昼啸,鸿雁分张。

仁智匪周,喜忧非舜,一旦天伦忍遂忘。

如何好,望松楸感泣,桑梓悲伤。古今祸起专房。

总一国、犹然况一乡。

家有妇人,岂无长舌,世无男子,谁有刚肠。

树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语应非是义方。

聊书此,要惩鉴诫,不在文章。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