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红衣二首·其二》
《惜红衣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端木埰   形式: 词  词牌: 惜红衣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幽独。

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0)
鉴赏

这首《惜红衣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开篇即以佛教中的“牟尼”和道教中的“太乙”为喻,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境界。“妙香清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纯净与美好。

“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源自于前世的因果,暗示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诗人对尘世的污浊表示同情与怜悯,同时强调了超脱尘世、追求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这里以“红盖素馨”象征高洁的品质,与屈原(灵均)的奇服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理想形象。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诗人通过描绘清澈的银塘、甘甜的琼露以及如玉般的人物形象,营造出一种纯净、美好的意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

“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孤芳”象征着独立不群的品格,“自远”则暗示着这种品格的高洁与超脱。而“极浦晚烟绿”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与“孤芳”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真正知音的渴望,认为只有像畹兰和修竹这样高洁的植物才能作为自己的知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最后,诗人以“凉月”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通过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表达了摆脱世俗烦恼、达到心灵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超凡脱俗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高洁品质与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端木埰
朝代:清

清江苏江宁人,字子畴。同治间年四十余,始以优贡疏荐内阁中书,光绪间官至侍读。性兀傲不与时俗。卒年七十三。有《名文勖行录》、《赋源楚辞启蒙》及诗文词笔记等。
猜你喜欢

赵宝学挽词二首

珠海光无尽,瑶山气自温。
鸿基开烈祖,余庆袭贤孙。
妙墨潜虬动,雄词骇浪翻。
九重应震悼,同性失毛原。

(0)

程显学挽词二首

卓荦千人杰,飞腾四十秋。
才应有余刃,事不见全牛。
持节半诸道,分符知几州。
终遗缙绅恨,不作富民侯。

(0)

次韵梁守登富览亭

绛人老矣休问年,万事灰心宁复然。
有客雅知林下趣,怜渠独得酒中天。
摩空雁影沈波底,照眼梅花破腊前。
雪意方浓君且住,行歌同挂杖头钱。

(0)

次韵林楙南见寄

转首今吾非故吾,问君何用惜居诸。
流年已作悠悠梦,往事徒劳咄咄书。
濁酒半壶时自酌,醉头一月不曾梳。
阿谁似我浑无事,睡到目高三丈余。

(0)

登张知省溪楼

雁横霜渚水痕收,檐外微云去复留。
多谢西风解人意,尽驱爽气入溪楼。

(0)

次韵希父见寄二首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
好办青铜买村酒,共撑小艇访渔家。
觉非便合如陶令,得趣何劳问孟嘉。
只怕故人腾踏去,短檠谁与话天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