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
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
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
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
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又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联“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不仅在诗歌创作上相得益彰,更在家族声望上有着共同的目标。这里的“紫微郎”象征着高官显贵,暗示了两人在社会地位上的相似之处。
颔联“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描述了诗人晚年与友人在幕府中的清谈时光,以及对中原地区喜庆气氛的期待。这里运用了“壶浆”这一典故,形容百姓对军队的欢迎,暗含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盼。
颈联“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同时也对君主的恩赐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但又自谦地认为自己未能充分回报这份恩情,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
尾联“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以辋川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愿望,同时也借用“弹冠”这一典故,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即使分别,也如同王阳(即王安石)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一般,不会因时间而淡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渴望,以及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与自谦。
种花满庭前,开落异悲喜。
安得春常在,日日斗红紫。
谁把丹青笔,设色细摹拟。
秾馥萃四时,眼福真可喜。
借问藻缋人,道是桐圃李。
流传近百年,有名标画史。
可惜不留题,难识真姓氏。
开卷一怃然,临风空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