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
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寒冷与昼短夜长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冬日生活的静谧与孤独。
首句“骎骎近一阳”,以“骎骎”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冬至过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预示着春天的临近。这一句既点明了时令,也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氛围。
“昼短夜偏长”则直接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现象,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夜晚则相应地变得更长。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突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
接下来的“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似乎在暗示诗人在这漫长的夜晚中,找到了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打盹。这里的“工夫”不仅指时间,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短暂休息的珍惜。同时,“潜踪计策良”可能是在说,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或许在思考一些事情,或是策划着什么,体现了他在孤独中的深思。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冬日的苍白。晓霜不仅增添了冬日的冷冽感,也象征着清晨的清新与纯净。而“冬日淡无光”则形象地表现了冬日阳光的稀薄与无力,给人一种空洞、萧瑟的感觉。
最后,“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表达了诗人害怕被人打扰,以及因年老体衰而懒得起床的心情。这不仅是对个人状态的描述,也流露出一种对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既有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也有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江干青枫化为霞,秋水以外皆春花。
中有一矶挂林杪,道是银汉飞来槎。
撑突万古碍星月,啸呼六代争龙蛇。
峭壁垂云幻锦绣,丛樯似戟纷杈丫。
摇摇幢风佛倚阁,渺渺芦雪鸿为家。
昔游正借夏绿里,时有好鸟衔余葩。
今偕诗仙蜡双屐,先唤渔父同杖拿。
谁知冷雨锁荒寂,三日都打回风挝。
涎涎燕尾不可见,摄山一角沈天涯。
诗仙不到山不绿,得无象车不受夸。
君乎琢句苔石破,我亦题竹风鸦斜。
空山无人鸟欲栖,后者鸱啸前猿啼。
两面绝壁中一溪,众峰压天天亦低。
羲和有辔不得骋,山势欲掣斜阳西。
斜阳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无泥。
飞流直下二千丈,冲石石白一色齐。
有时欲落不肯落,片片击碎青玻璃。
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夹成径溪。
舆夫利涉视晴雨,我行雨过径不迷。
平时暴涨尽淤没,巨浸不许牛驾犁。
便思盛夏此消暑,道远何用糇粮赍。
山行快意苦易尽,突落万仞高崥嵽。
作势伛偻磨盘蚁,举步局蹐藩触羝。
仄身树碍险被挂,当头石崩如欲挤。
谁知此路有时上,风吹绝顶阴凄凄。
下坡走丸侧复侧,势险节短不敢稽。
陂陀磈礨尽如此,直使人力穷攀跻。
令我回首望石峡,到此阁笔诗难题。
《峡中行十余里奇奥殆绝出峡后上辣子山险峻为诸山之最》【清·姚椿】空山无人鸟欲栖,后者鸱啸前猿啼。两面绝壁中一溪,众峰压天天亦低。羲和有辔不得骋,山势欲掣斜阳西。斜阳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无泥。飞流直下二千丈,冲石石白一色齐。有时欲落不肯落,片片击碎青玻璃。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夹成径溪。舆夫利涉视晴雨,我行雨过径不迷。平时暴涨尽淤没,巨浸不许牛驾犁。便思盛夏此消暑,道远何用糇粮赍。山行快意苦易尽,突落万仞高崥嵽。作势伛偻磨盘蚁,举步局蹐藩触羝。仄身树碍险被挂,当头石崩如欲挤。谁知此路有时上,风吹绝顶阴凄凄。下坡走丸侧复侧,势险节短不敢稽。陂陀磈礨尽如此,直使人力穷攀跻。令我回首望石峡,到此阁笔诗难题。
https://shici.929r.com/shici/5fqC4a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