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过燕九早收灯,取暇名山悦可凭。
仰察峰头无积雪,俯观池面有消冰。
柳丝桃朵虽差未,烟意波容已绝胜。
便使韶光一齐发,对时摛藻我犹能。
节过燕九早收灯,取暇名山悦可凭。
仰察峰头无积雪,俯观池面有消冰。
柳丝桃朵虽差未,烟意波容已绝胜。
便使韶光一齐发,对时摛藻我犹能。
这首诗描绘了新春时节万寿山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发。
首联“节过燕九早收灯,取暇名山悦可凭”点明了时间背景,春节已过,人们在闲暇之余前往名山大川寻求愉悦与灵感。这里运用了“燕九”这一古代节令,增添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颔联“仰察峰头无积雪,俯观池面有消冰”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山峰与池塘的不同景象。山峰上的积雪已经融化,而池塘的冰面开始消融,展现了春天到来的迹象。
颈联“柳丝桃朵虽差未,烟意波容已绝胜”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然柳枝和桃花还未完全绽放,但空气中弥漫着春意,水面也呈现出迷人的景象。这里通过“差未”与“已绝胜”的对比,突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氛围。
尾联“便使韶光一齐发,对时摛藻我犹能”表达了诗人期待春天全面绽放的心情,并自信地表示自己能够捕捉并描绘这美好的时刻。这里的“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摛藻”则是指文采飞扬地写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山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