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于桃妒色,爱傍柳为邻。
小别园亭趣,来看齐鲁春。
嫣然标画意,默尔待诗人。
指日缁帷畔,吾当仰后尘。
岂于桃妒色,爱傍柳为邻。
小别园亭趣,来看齐鲁春。
嫣然标画意,默尔待诗人。
指日缁帷畔,吾当仰后尘。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在春天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首句“岂于桃妒色,爱傍柳为邻”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杏花不与桃花争艳,而是喜欢靠近柳树作为邻居的自然情态,体现了杏花谦逊而不失高雅的品质。接下来,“小别园亭趣,来看齐鲁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杏花开放时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整个齐鲁大地都沐浴在春天的温暖之中。
“嫣然标画意,默尔待诗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杏花的形象,它以自己独特的美丽姿态,等待着诗人的发现和赞颂,表达了对艺术与美的追求和向往。最后,“指日缁帷畔,吾当仰后尘”则是诗人自谦之语,预示着未来某天,他将站在杏花的成就之下,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和美的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