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五十》
《诗·其五十》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世有多解人,愚痴学闲文。

不忧当来果,唯知造恶因。

见佛不解礼,睹僧倍生瞋。

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邻。

死去入地狱,未有出头辰。

(0)
翻译
世间多有浅薄之人,愚蠢地学习无用之文。
不忧虑未来的果报,只知一味制造恶的因缘。
遇见佛陀不懂得行礼,看见僧人反而更加愤怒。
犯下五逆十恶之辈,常与贪嗔痴三毒为邻。
死后堕入地狱之中,没有出头的日子可言。
注释
世有多解人:世间有很多自以为是的人。
愚痴:愚蠢无知。
闲文:无用或不切实际的学问。
不忧当来果:不担心未来的后果。
唯知造恶因:只知道做出导致恶果的行为。
见佛不解礼:遇见佛祖不懂得行礼致敬。
睹僧倍生瞋:看到僧人反而更加生气。
五逆十恶:佛教中指最重的罪行,五逆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十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
三毒:佛教术语,指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
死去入地狱:去世后堕落到地狱中。
未有出头辰:没有解脱或重生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批判了一些人对佛教的不敬和误解,以及他们的恶行。开篇便指出世上有许多人对佛法持有多种错误的理解,他们愚蠢无知,却自认为在研究深奥的佛经。这些人不担心未来可能遭受的果报,只知道不断造作恶业。

诗中还描绘了他们对于佛教的不敬行为,见到佛像也不知礼节,对出家为僧者反而生出更多的瞋恨之情。"五逆十恶辈"指的是极其严重的恶行,而"三毒以为邻"则暗示他们与贪婪、愤怒和无明这些佛教中的三种根本烦恼如同邻里,彼此相依。

最终,这些人因为深陷恶业,在死亡后将会堕入地狱之中,未有出离痛苦的时刻。这首诗通过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这些不敬佛法、作恶多端之人的严厉谴责。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东门行二首·其二

松枝可餐不可久,蕨萁可舂难入手。

书生身业值无年,翰墨千囷不充口。

烟州何客钓寒鱼,江郭谁门倚残柳。

琴台歌管无处寻,惆怅东风几回首。

(0)

四明山中十绝·其九羊额岭

两颊棱棱额下分,更无坳处可藏云。

西风怕夺行人眼,荞麦满山铺锦云。

(0)

雷鸣不雨·其一

海激天翻电雹真,苍枝十丈擘为薪。

须臾龙卷他山去,误杀田头望雨人。

(0)

谒梅都官墓·其二

宛陵城南柏山寺,行到西厢见旧祠。

人物欲观嘉祐老,铭文空有醉翁辞。

银章粉墨谁舒卷,金薤琳琅自陆离。

每见河豚起春岸,永怀风致细哦诗。

(0)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十一

煌煌佳菊花,开遍溪傍道。

后时难独立,得伴秋光老。

孤芳迫霜露,采采及未槁。

浮我白玉醪,色香相媚好。

悠然尽数酌,人弃我所宝。

一榻醉曲肱,何必游人表。

(0)

送杨渥赴西安主簿

余思去夏还瓯闽,温风赤日争陶蒸。

舟行夜寄浙江棱,江涛汹涌来相仍。

雷电翕虩蛟螭腾,方床竹簟寒生冰。

上陇西去景色澄,青山两向水一縆。

猿鸟啼叫交酬应,晚樵出雾鱼投罾。

脱离滓浊跻陵兢,造托微波讯严陵。

清遐可使贪者惩,山穷水尽乃攀登。

烂柯岩岫孤崚嶒,幽邃窥瞩崖险凭。

少留观爱喜莫胜,子官其间良足称。

子材又美神粹凝,万象态度遭披凌。

吟咏设写踰画缯,当有味者论淄渑。

今予痴仕如秋蝇,飞尘满耳汗浃膺。

闻子大艑行可乘,骨目森竦神虑兴。

子姑去嗟予未能,送子一念魂九升。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