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频搔白首强忧煎,细雨青灯思欲颠。
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
只因知事翻成恼,未到放心那得眠。
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这首诗是一位饱经忧患的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无法入眠时的内心独白。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长河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频搔白首强忧煎"描绘出诗人因担忧而频繁地撩动自己早已斑白的头发,内心的焦虑如同煎熬一般。"细雨青灯思欲颠"则是环境的渲染,更增添了夜晚的寂寞和思绪万千。
"南北东西三万里"与"古今上下几千年"展现了诗人对时空的深刻体验,感慨于历史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这两句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宏大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越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然而,尽管面对如此广阔的世界和悠久的岁月,诗人却无法释然,因为"只因知事翻成恼"。这里的“知事”指的是诗人对于世事的理解和洞察,而这种理解并没有给他带来超脱,而是让他的忧虑更加深重。
最后两句"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力感。即便是在夜晚,耳边传来的鼾声也无法让他入睡,他对于身边的这些琐事已经麻木,不再去分辨和关注,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现实的绝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寂静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无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个人命运的艰辛。
匹马青衫忽叩门,山前灯火已黄昏。
苍颜白发身虽老,白酒黄鸡意尚存。
醉里未尝呵李广,远来独肯送陈蕃。
要敦薄俗惟君可,感激犹怀一饭恩。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