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陶渊明集》
《读陶渊明集》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古风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感悟与致敬之作。通过阅读陶渊明的集子,谢逸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生活态度和诗歌创作的钦佩之情。

首句“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点明了陶渊明与佛教高僧远公之间的关系,暗示了陶渊明在追求精神解脱与自然和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接着,“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两句,对比了世俗中的贤者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突出了陶渊明超脱尘世的境界。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以酒解忧,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也是一种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接下来,“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描绘了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创作诗歌的情景,通过诗歌来慰藉心灵,寻找精神的寄托。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表明了陶渊明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在意世人的评价,这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而“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则赞扬了陶渊明诗歌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认为他的作品能够触及人心深处,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最后,“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一句,借用古代音乐的典故,强调了陶渊明诗歌的感染力,即使不听虞舜的韶乐,仅读其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美感。谢逸表达了自己渴望追随陶渊明韵律的愿望,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作诗来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谢逸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和精神自由的重视。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游九曲

三十六峰高插天,来游谁不慕真仙。

幔亭旧事随流水,空自溪头唤钓船。

(0)

南山十咏·其十□书院

凿石导行径,刊木罗居室。

微云□总户,青岚照缃帙。

洁士□□堵,志人轻尺璧。

况近□山水,勉旃此游息。

(0)

寒山·其一

紧峭江风结冻云,棨帘不暖拨灰人。

山中幸有梅花历,开到南枝便是春。

(0)

鹧鸪天·其七

一夜冰澌满玉壶。五更喜气动洪炉。门前桃李知麟集,庭下芝兰看鲤趋。

泉脉动,草心苏。日长添得绣工夫。试询补衮弥缝手,真个曾添一线无。

(0)

听琴·其一

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

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0)

见雪

前日挥轻扇,今日御重衣。

重衣御则已,仍惊朝雪飞。

数峰起天末,练练生光辉。

有如老大臣,正色立玉墀。

风自山椒来,凛凛折我髭。

马上久驻目,感此良惨悽。

一昏复一晓,冉冉岁月移。

忆昨大观初,我始垂髫儿。

倏忽一弹指,面目生权奇。

今朝天上雪,宛作山中姿。

岂免三十年,侵我两鬓垂。

况此甲马动,忧端宿肝脾。

何当拨百忧,采采山中芝。

一洗稻粱气,摄身凌霏微。

春花与冬雪,俯视造化为。

去去宜努力,所幸今未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