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
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
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
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
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
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
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
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开篇“乘云伤往岁,甲子又今晨”两句,诗人借助云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通过“甲子”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轮,本句中"甲子"指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历久弥新。
接着,“莫唱贞元曲,谁为宝庆人”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在这里,“贞元曲”可能指的是唐代贞元年间的音乐,而“宝庆人”则可能是特定时期或事件中的人物。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以及对个人无法重返或影响历史进程的无奈。
第三句“早霜明带月,寒菊艳争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其中“早霜”和“寒菊”都为诗人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不乏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外界给人以冷漠无情的感觉,但在这冷漠背后,仍有生命力在顽强地绽放。
最后两句“敢睨昭陵柏,伪呵有鬼神”则是诗人通过对古代皇陵上古柏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这里的“昭陵柏”象征着永恒和威严,而“伪呵有鬼神”则是在表现诗人内心的敬畏之情,以及在面对超验世界时的人类渺小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望京门外,怕见催发,东风行马。
清到底、冰壶满了,欲借留来无计也。
祖劝酒、看依依情恋,都在眉尖眼下。
任万户、诗旗曲帐,有笔应难描写。
是则龟组随瓜卸。好规模、分付来者。
才泛绿、依红小暇,移讲芹宫时促驾。
又指点、秀宁城来脉,疏瀹春流似画。
更巧为、溪山著句,留作千年佳话。
最念一邑酸寒,风雨暗、真几成假。
向纛牙交处,还得儒珍旧价。
便父母、又如何做,但结心香社。
愿阔步、直上云霄,犹□回头奉化。